10. 摆摊

    戴冉也被系统叫醒了,揉了揉眼睛,醒了醒神,这才下车。m.wenqishuku.cc

    马车只把人送到了县城的城门口,要进城得自己去排队,戴冉没来过,不知道是个什么流程,就跟在了一个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大妈后面。

    “大娘,我是第一次进县城,这是要准备什么吗?”

    听到后面有人搭话,大妈转过身,看着瘦瘦小小的戴冉,目光一下慈祥了起来,然后开始给戴冉科普。

    “进城是要看身份文牒的,只要验证了身份文牒,就可以进城,不需要准备别的什么的。”

    “身份文牒?”戴冉有点懵,收拾原身东西的时候,好像是没有这个东西啊!

    戴冉在原身的回忆里仔细扒拉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一点点有关的回忆。

    在这个朝代,所有人都是要办理身份文牒的,只要是进城,都是要身份文牒的,在外地住店,或是大宗采买交易,也是要看身份文牒的。

    之前原身年纪小,一直待在村里,用不上,后来原身长大了一点,也就是去去集市,再加上办身份文牒要自己到县里去办,原身没钱来县里,所以一直没去办。

    办这个倒也不复杂,就是要当地里正报上去籍贯和性别,大致的形容,然后自己本人去县里,县里的文书,根据里正报上来的,核实一下没什么问题就能过。

    那大妈见戴冉一脸懵圈,又半天没回话,大概也就猜到了,这小姑娘第一次进城,却没有身份文牒,身边也没见有家里人陪着,想来是个可怜人,于是目光更加的慈爱了。

    “你第一次来,是还没有身份文牒吧?不用怕,你看到那边那个短一点的队伍没有,你就到那边去排队,和那几位上下说清楚,意思意思,那边会带你过去办身份文牒的。”

    戴冉回过神来,听大妈这么一说,心下了然,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就不慌了,朝大妈道了谢,戴冉就朝着短一点的队伍走去。

    短队伍这里,大多都是大人带着半大小子,或者十来岁的姑娘,只有戴冉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来。

    人不多,很快就轮到了戴冉,那穿着衙役公服的男人,上下打量了一下戴冉,又看了看戴冉身旁居然没旁人。

    “你一个人来的?”那眼神似是在怀疑什么。

    “是的上下,我家里人都故去了,里正走不开,就让我自己来了,要麻烦您了!”戴冉说着,还摸出了十来个铜板的样子,递了过去。

    那衙役见戴冉上道,也就没多问,接过铜板,把人给放了过去。

    一般来说,不是家里人带来,就是里正带来,因为是要有保人的,没有保人,就怕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

    但关键是远一点的村子,过来一趟车费来回就要几十个铜板了,自己家宽裕倒还好,不宽裕的,几个十几个的凑一凑让里正辛苦一趟倒也罢了。

    但遇上家里人没空,里正也不想跑,就得自己来了,自己来又没保人的话,就得和守门的公人意思意思,行个方便,多少不是事,关键是得有。

    否则的话,别说办身份文牒了,就是想要进这个门,那都是异想天开,除非你身手不凡,大闹一场,但有那本事的,还在乎什么身份文牒啊?

    虽然是歪风邪气,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戴冉刚才听到大娘的话,就已经明白了,所以早有准备。

    果然,给了意思费以后,戴冉很顺利的就跟着另一个公人进了城门里头,路边聚集了十来个来办身份文牒的。

    戴冉猜测应该差不多人数了,才会带去县衙里头办身份文牒,因此也就乖乖的等着,反正来都来了,也不差这一会了。

    没多大功夫,刚才的公人又带着四五个人过来,然后就领着戴冉他们一块朝着县衙走去。

    边走戴冉就让系统扫描县里的情况,方便一会好直接去摆摊什么的。

    约莫走了一炷香的功夫,就到了县衙了,公人没让他们走大门,而是从侧边的小门进去了。

    进去没走多远,就到了一个小院子,这里就是县衙书吏办公的地方。

    公人让戴冉他们排了队,依次进去办理,办理的人有十来个,速度不算快也不算满,反正系统扫描完整个县城之后,就轮到戴冉了。

    戴冉进去的时候,带他们进来的那个公人,对着书吏说了两句,然后就离开了。

    书吏看了看戴冉,然后开口询问。

    “哪个村的?怎么没有保人呐?”

    戴冉上前走了                                                两步,趁着没人注意,从袖子里拿出了十来个铜板,递了过去,那书吏愣了一下,这才接下。

    “大人,我是戴家村的,因为家里父母双亡,村里也就我一个要办身份文牒的,里正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