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求教

    等到这个惹事精被顺利带走后,张大山伸出了手,向着还在围观热闹的村民们大声宣布道:“戏也看完了,咱村的麻烦造作者也走了,大家都回去吧!”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渐渐四散而去,谈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慢慢离开现场。m.yaxuanshuwu.com



    直到人影逐渐稀少时,张大山终于注意到一直在远处观望的小凡。



    看到小凡站在人群中后面,张大山走过去问道:“你怎么来啦?”



    “刚到呢,这不是专门来给三叔您送茶叶嘛……”说着,小凡直接将手中的那包珍贵茶叶递向张大山,“前几天我去野猪沟特地带了些回来,亲自炒制的新茶,给您尝尝我最近的手艺怎么样?”



    张大山丝毫没客套就接过那份礼物,并带着小凡一起走路边聊:“走吧,一边走一边说……” 望着此时张大山脸上的轻松神色,很显然解决了贾强这件事让他心情特别舒畅。



    毕竟谁也不会乐意让这样一个人搅乱村子里的和谐氛围。



    过了一会儿,两人沿着村子的路上交谈着。



    林凡忍不住开口问了一个问题:“三叔,像这种贾强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张大山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说:“估计要送去农场或是林业场改造。



    那样的生活比咱们村子辛苦多了,对于这类不服管理的人而言,这就是常见的下场了。”



    的确,虽然靠山村第一次遇见这样的问题,但在别的地方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



    凡是那些不听话的青年知识分子,最后通常都会被派往这些改造地点。



    相比于村子里的相对轻松,那些被分配到各大林场的年轻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无疑都要辛苦得多。



    林场的食物供应远不及村中充足,一年四季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而像靠山屯和岗岗营子这样的地方,真正的忙碌季节其实连半年都不到。



    村中的村民们对这些年轻人大多十分友善,只要不触及村中的底线,例如像某些人那样做些鸡鸣狗盗的小偷小摸勾当,在这些偏远山区生活的他们,实际上过得很不错。



    主动要求下乡的李明本来做好了面对艰苦生活的准备。



    但是来到靠山屯后他才发现,除了农忙时节稍微辛苦外,其他时候他的生活甚至比当地的村民们还要优渥,没有真正吃过什么苦头。



    提到一个人叫王虎的事,李明淡淡一笑,心想这家伙去那些地方可能会有所改 变吧。



    在李明看来,这小子无足轻重,并且这种行为虽然让他一时泄愤,但以后岂不是少了个玩伴?



    与其让这家伙在乡下就这样没了,不如让他下乡这几年尝一尝社会的不易,等日后返回城里的时候,还能再找这小子玩玩乐子。



    将所有有关王虎的事抛之脑后后,他突然停了下来。



    他对老张道:“三叔,你看看我这次带回来的茶叶怎么样。”



    他又补充说:\"总共四株茶树一年也只能产少量茶叶,您老喝时要省着点。”



    \"我已经清理了我们村子里的一些杂事,也不打扰您了。”说完,未等老张回应,他便大步离去。



    李明背影早已走开十余米远,张老三这才反应过来,“这小子 … ” 看着他手中那一包包茶叶,张老三不禁自嘲笑了一句。



    随后他脚步加快回到住处,亲自泡了一壶茶,“就是这个味道”。



    已经快二十年没品尝到这个味道了,深吸一口热气,品味那苦尽甘来的茶香。



    “真是好茶啊。”随着茶香入鼻,他赞叹不止,并评价制茶的手艺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李明展现出来的技艺完全出乎张老三的预料!



    王师傅虽然不清楚品茶的门道,但李峰送给他的茶叶,味道明显比记忆中的要好得多。



    不仅是王师傅,李叔那边同样感受到了惊喜。



    此时,李叔正在自家院子里泡上一壶李峰送来的茶叶。



    品尝过后,李叔不禁感叹,那些老茶树的味道依然令他印象深刻,尽管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喝过这茶。



    而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李峰展示出的精湛制茶技艺,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与此同时,在自家小院里,李峰看到妻子林红正专注于手中的医书,并没有打扰她,只是默默地烧了一壶开水,用母亲那株老茶树上的茶叶为自己泡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