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角色的人。
那时,你总觉得他不像个良人。
*
你拒绝了李寻欢师父想要连你一起教的想法,你只是每天继续在小楼上看着男孩进步。
然后等他夜晚睡觉了以后你再开始模仿、练习、超越。
你走的是天才人设,才不要让别人以为你会和傻乎乎的他一样需要勤学苦练呢!
而自从知道你有这一手后,李寻欢也经常会来你的小楼找你,也不做什么,只是读书给你听,或者背一些习武练气的口诀。
你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小孩子的心思并不掩饰,他对你说:“若是习武走了岔路,无人引导,会走火入魔的。我知道表妹天资聪慧,我不能比,但还是想同你一起学习,日后我会常来,请表妹多担待。”
他虽然天真幼稚,可有时却又显得比你成熟,从不会和你置气攀比。
……话说他确实比你大一两岁来着。
总之,六七岁的孩童照顾你时,很是老成。
但你还是觉得自己在欺负小孩,有一种被他比下去的羞耻感,便答应了下来——拒绝的话感觉自己就更幼稚了。
你对他道:“好,不过你不要叫我表妹,叫我阿音,我家乡的人都这样叫我。”
他猛猛点头:“好的,阿音妹妹!”
你用手猛创了他肩头一下:“不要加妹妹!”
这要出去了,你还要不要面子?
他被怼了也不生气,只是嘿嘿笑着。
他其实是很狡黠的男孩子,只是在你面前无端就变得傻乎乎 的。
你不是没有阴暗地蛐蛐过他是白切黑,但是因为他对你百依百顺,便也渐渐不再蛐蛐他。
你就这样在楼上看着梅花绽放了七次,从等着清秀可爱的男孩来访,到等着俊俏温和的少年。
*
李寻欢自十三四岁时就被父兄提醒男女有别,不能随意踏足你的小楼了。
不过他所住的楼同你的楼两两相望,你有时候打开窗,就能看见他在窗边读书的模样。
为了让你听清,他读书的声音故意很响,连他的父兄也觉得他用力过猛,前来提醒他歇歇嗓。
不知情的人以为他要去学唱戏。
知情的你则在对望的小楼上偷笑。
他的眼神很好,知道你在笑,于是读书声里也含了笑意。
其实你已经长大,也已经识字,能去借阅他的书,不需要他再为你读,可是他既然没有说要停止,你也不会提出这点。
等他读完后,休息的时间里,你就拿出笛子开始练习。
一开始你吹的很难听,不愿给人听,所以吹的声音很小,也一度想放弃过。
可是你想,再丢人能丢过李寻欢大声早读吗?再者,李寻欢能坚持早读你就不能坚持吹笛吗?
那必然不可能比不过他。
于是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吹着,越吹越好,有时候脑海里莫名响起动听的曲调,简直像是前世听过后生在了你的脑子里那样。
你把它们吹出来,得了李寻欢不余遗力的夸奖,便更有动力了。
就像现在,笛声响起,你看着这雪与梅林,还有对面望向你的人。
他专注地瞧着你,眼眸好似碧绿的一汪清潭,酝酿春日的幽兰。
一曲罢,清潭泛起波澜。
你看见李寻欢如鸟雀一般矫捷地从窗口翻身落下,运轻功借梅林而来,折下一枝又一枝的梅花,最后一跃攀到了你的窗前,坐在了窗边。
他将扯下来的那一把梅花递给了站在窗前的你,你放下了笛子接过。
你问着梅花的香味,听他问:“为什么阿音的笛声总像在讲一个个忧伤的故事呢?”
你故作惊讶,实则非常满意他的发问——这不正是代表你吹的好吗?
但你总是要维持自己淡然潇洒的主角气质,因而喜悦之色并不外显。
你说:“因为这就是悲伤故事的主题曲呀。”
他虽然听不太懂,却会问你:“是什么故事呢?”
于是你就会像带孩子一样,给他讲那一个个故事。
有时候讲死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的人,有时候讲暮年的旅人,或者讲那永远等不到的人。
你会边讲边丢掷梅花,在前一枝在空中时,就扔出后一枝,或衔接或截断上一枝梅花,又或者直接让木枝在空中搓去前一枝的花瓣,形成小小的花瓣雨。
李寻欢听完你的故事,总会很唏嘘。
他那眸子看向你时,仿佛在看一个悲伤的聚合体。
其实你已经飘飘然了。
但是你不会表露,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这本书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