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穆安看得胆颤惊心,这名单上有大大小小十余人,那日与她打叶子戏的贵嫔孙氏、昭容李氏,甚至还有诞育了五公主的贞妃王氏都赫然在列。
穆安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隔着纱帘看向眼前的背影,眼中满是悲愤。
她知道召国一直以来都有后宫殉葬的规定,凭什么这样一个残忍国家可以踏平晟国的山河。
紧接着穆安立刻注意到,这份名单上并没有自己的名字。
“你觉得如何?”
“陛下正值壮年、身体康健,何必为这些烦心事多思?”穆安止住声音中的颤抖,陪笑道。
“你把上面那张圣旨掀开,下面还有一张。”
穆安听话照做,她小心翼翼揭开这份满是血泪的殉葬名单。
下面这张圣旨是……
“贵妃赵氏,德貌双全,有皇九子。其于宫中,以身作则,倡导风化,使得后宫秩序井然,嫔妃和睦,子女皆承教化之泽。”
“朕念及其之贤德,实乃天下女子之楷模,国家之福祉。为彰其功,表其德,特下此诏,册封贵妃赵氏为昭平皇后,皇九子宣玖册立为皇太子。”
“陛下这是?”穆安一时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赵贵妃受尽恩宠也曾经生育过大皇子和八皇子,却一直没有被册立为皇后。
陛下就算想封后了,可给她看圣旨是什么意思,穆安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但身体的颤抖却出卖了内心的慌乱。
“妾不明白……”
穆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从这狭小的空间里寻找一丝勇气。
“朕这个皇帝也不好当啊,”皇帝低笑一声,自嘲的语气在空气中回荡,“朕的母亲、妃子、儿子统统在算计朕。”
“你可知朕为何不一并处死九皇子?”
“妾惶恐。”穆安的心脏猛地一跳,连忙行了一个跪拜大礼,她的背后的冷汗顺着脊背滑落,掌心已经湿透。
皇帝这话是承认了是他处死了姐姐。
召国皇帝朝她走来,一手握住她的半个下巴将她的头抬起,令她不得不看向自己。
皇帝的目光冷冷地划过她的脸庞,穆安猛然瞪大眼睛,只 觉得对方要吃了自己。
“陛下……”穆安眼中含着泪水,声音哽咽。
“我要你修书一封,”皇帝语气冷峻,不容置疑,“我念你写。”
穆安连忙起身,低声称是。
皇帝拿起旁边的酒壶,灌了一大口,仿佛要借酒驱散心头的烦躁,缓了一缓才开口。
“广王亲启。”他说道。话音刚落,穆安感觉到一滴冷汗从鼻尖滑下,她迅速拭去,但双手依然止不住的颤抖。
“堂兄于北楚国之事,吾已尽数知晓,然窦怀身处南州,生死不明,周将军业已暴露,无力回天,迎回堂兄之事,望君再觅人选。”
穆安的手指死死抓住笔杆,仿佛抓住了最后一丝理智,她认命地闭上眼睛,她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她终于明白,他们多年自以为的谋算,根本逃不过皇帝的眼睛。
苦中作乐的一点是,她关于周将军假做降臣的猜测是对的,那么周贵嫔的死也就不是意外了。
都是这个皇帝的错,穆安心中愤怒,可不敢有丝毫地显露。
“召国战况部署吾已寻得,特一并奉上,以表诚意,望君勿失言。”那笔下的字迹已经不再平稳,颤抖着留在纸上。
“写好了吗?”皇帝冷声问。
“是。”穆安的声音几乎沙哑。
“你这字都抖成什么样了。”皇帝拿起她刚写好的信,眉头微微一挑,明显不满意。
“饮盏茶,再重新誊一遍。”
“是。”
穆安将信快速重新抄写了一遍,这回皇帝满意了。
她闭起眼,快速平复起情绪。
皇帝知道了晟国还有一位皇室遗孤逃到了北楚,知道了他们并不是这些年里装作的那样乖顺。
一切都朝着最糟糕的方向演进。
“妾不明白……”穆安好像被吓坏了,颤声道。
皇帝睨了她一眼,“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加不明白。”
穆安哭着摇摇头,她在赌,赌皇帝知道穆钰、周贵嫔和宣璨勾结,可她是毫不知情的。
皇帝从穆安手中接过笔,重新回到书案上。他拿起那份尚未落玺的殉葬名单,快笔在上面多添了一个名字。
穆安知道,那是自己的。
“你们女子究竟想要什么?”皇帝突然抛出的问题打断了穆安的思绪。
“赵贵妃说不愿意做皇后,朕便随她了。”话毕,皇帝将那张封后的圣旨丢进了火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