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闻回了东宫没半个时辰,乾清宫的总管太监就亲自来请了。m.juyuanshu.cc
“太子殿下,陛下有请。”
乾清宫里点着烛火,把整个宫室照得亮如白昼。
大雍朝的主人,这个王朝最至高无上的存在,第六代皇帝仍在御桌之上批阅着厚厚的奏折。
“今日玩得高兴吗?”皇帝漫不经心地翻着桌上的奏折,随手把一本批阅好的请安折子扔到一边。
他语气随意,就好像儿子不是在土匪窝里转了一圈,而是去游乐场玩了一下午似的。
“儿子给父皇请安了。”盛闻结结实实地行了一整套大礼,得到皇帝的允许才起身回话,“一点——也不高兴。”
“哈哈。”皇帝笑了笑,“跟朕说说都发生什么事了?”
父子俩都心知肚明,在盛闻左脚踏入京都大门的时候,他今天干的事全都能呈到了皇帝面前。
盛闻添油加醋地把一天来发生的事讲了一遍,重点描述了一下叫花鸡和姚谅做的清蒸草鱼有多好吃。
“你今日还见到卫屏了?”皇帝笑道,“朕这二舅哥,竟还为了一个酒楼跟别人攀比起来了。”
“那可不是普通的酒楼,是京城第一酒楼寻香来呢。”盛闻借此机会给梅贵妃和廖氏狠狠地上了一剂眼药。
“儿子瞧着寻香来日进斗金,比御膳房看着都热闹。”
“你呀。”皇帝道,他轻叹一声,“一晃这么多年了,你也快到年纪了。”
“若是你喜欢这个姚姑娘做的鱼,朕就做主把她指给你。”
“父皇不可。”盛闻吓了一跳,他娶姚谅?宁直还不得把他做成手撕鸡拌面?
“父皇也知道儿子没什么别的爱好,就贪这么一点口腹之欲。”盛闻连忙跪地,“今日有个姑娘做鱼做得好,我就要娶她,日后有个烤肉好的我也要娶不成?”
“那我直接娶了赵鸿宝去,岂不是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是这样用的么?朕要好好问问顾少师,你的四书五经都是怎么学的?”皇帝险些被气笑了。
“不干顾少师的事啊。”盛闻膝行至皇帝脚边,“是儿子天性愚钝,顾少师已经尽力了。”
“朕看你是一点也不愚钝。”皇帝任由盛闻狗腿地坐到了他脚边的地上,“你且好好干,把屈鸿远这事办漂亮了,朕许你上朝议事。”
“当真?”盛闻抬头问道。
“天子一言九鼎,还能有假?”皇帝拍了拍儿子的狗头,“此时你我是父子而非君臣,你告诉父皇,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盛闻:“说真话吗?”
“自然。”皇帝道,“你若敢在我面前说谎,我定要叫人狠狠地打烂你的屁股。”
见皇帝改了自称,盛闻抱着皇帝的大腿道,“父皇听了可不要生气。”
“说实话,不是特别高兴。”盛闻道,“我起不了那么早,早上又黑又冷,我害怕。”
五点起床准备上朝,这是人干事啊?
尤其是现任皇帝非常勤政,常常看折子到凌晨一二点,早上四点又起来了,时不时还得跟后宫妃子们造人,盛闻听着都觉得肾虚。
幸好大雍朝是五天一次小朝会,十天一次大朝会。不然盛闻都怕自己的老爹在正值壮年的时候猝死了。
“明日朝会朕就派人叫你起来旁听。”皇帝拍狗儿子脑袋的手掌加了几分力气,好像恨不得把盛闻的脑袋拍烂。
“父皇,我还在长身体,一天要睡足五个时辰。”盛闻讨饶道。
“你还长身体?朕看你都快长成个球了!”皇帝道,“朕像你那么大时,你母后一眼就在你皇祖父的众多皇子中认准了朕,非卿不嫁。”
“从今往后,你每餐只能吃以前的半份。”皇帝看着满脸不情愿的儿子,他提了点声音,“你敢抗旨?”
“儿子遵旨。”盛闻只好又行了个大礼。
“今夜别走了,你我父子抵足而眠。”皇帝又叹道,“长的真快啊。”
一夜无话。
再说姚谅这边。
姚谅做了猪肉炖粉条,还没出锅的时候就有一群人影在厨房旁边的窗户根底下探头探脑。
姚谅假装没看见,招呼了那两个妇人,端起装着饭菜的大锅到了村子中心的空地上。
“开饭了开饭了。”妇人用铲子邦邦邦地敲着锅盖,金属碰撞的声音传出很远。
从田间地头和简陋低矮的房屋中纷纷走出了一群男女老少。
不知是谁家的孩子跑得太快跌倒在了地上,旁边的人一起扶起他,拍拍他身上的土,叮嘱他小心一点。
人们端着自己的饭碗,自觉地让体弱的老人排在前面。
队伍沉默却不安静,相熟的人三五成群地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