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一人走了过来,同盛闻一礼。
盛闻还了他一礼,比他弯腰弯得更深了几分,“丞相。”
此人正是盛闻生母卫皇后的大哥,卫垣卫丞相。
在工作场合要称职务,这个道理盛闻还是懂的。
卫家三兄妹都是美人胚子,卫垣的打扮和时下的文人形象别无二致,他留了点小胡子,虽面容清隽,眼角已经有了皱纹,鬓角的头发都有些白了。
劳心劳力,这活不好干啊。盛闻感叹了一句,好像原剧情中太子暴毙,没多久丞相也去世了。
新换的那个丞相反正也是他哪个弟弟的娘家人,工作能力是和卫垣不相上下,但道德水平就远远不如卫垣了。
新丞相以权谋私,纵容亲属卖官鬻爵,收受贿赂,把他那弟弟也拉下了马。
眼前的卫垣明明和昨日见过的二舅舅卫屏一母同胞,差不了几岁,但看着就像两代人,走在路上说是卫垣是卫屏的爹也有人信。
要是想让大舅长命百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赶紧辞官休养,奈何就算让盛闻说了,卫垣和皇帝都不会同意的。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盛闻只能道,“丞相大人劳苦功高,为大雍朝尽心竭力,需得保重自己的身体为先。”
“多谢太子殿下。”卫垣虽不知为何盛闻突然提及他的健康状况,但 他还是收下了这份来自外甥的关心。
“皇上驾到——”皇帝身边的司礼太监高声唱道。
众人齐齐下跪叩首,口中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免礼平身。”皇帝挥开衣袍,坐在了龙椅之上,他低头看了眼头一次上朝的儿子,有些担忧盛闻会紧张。
盛闻感到一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好像有人跟他讲过不要在朝堂上和皇帝对视,他只好偷偷地对皇帝微笑了一下。
皇帝把视线从傻乐的儿子身上移开,在心里告诫了自己三遍,这是皇后和他亲生的,不能赐死。
御史台的官吏按例汇报了最近五天的职位变动,一位老大人要回乡修养,皇帝想了想这人是谁,挥手准了。
盛闻大概猜测这人应该不是什么朝廷重臣。
要是重臣,皇帝怎么也得装一下,来一个三请三辞,最后流着泪演一出君臣情深再允许人家辞官。
再不济了,把人家叫来宫里吃个饭再走,全了这么些年的情谊。
说完这位老大人的退休事宜,才到电视剧里演的部分。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盛闻无聊地用手指头在袖子里敲膝盖,从前他开会还能偷偷玩手机,反正那时他是领导,没有人把他手机掰过来看一眼屏幕上是报表还是短视频。
现在不行了,一大帮御史就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看着,随时准备逮众臣一个御前失仪。
这群超级大喷子,连皇帝都敢喷,何况是他这个太子。
快点无本启奏,然后放他回去睡回笼觉,盛闻心想。
“臣有本启奏!”一人站起身,朗声道。
盛闻在心里骂了一句含妈量很高的脏话。
皇帝面无表情地抬了一下手,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盛闻觉得这是老爹现在很烦的潜台词。
“臣要弹劾户部侍郎谈康盛及其妻弟融修文,徇私舞弊,利用职权哄抬物价,使陈州百姓流离困苦,以致民不聊生!”
哥们你是谁啊。盛闻想揉揉眼睛,他仔细辨认了一下,这好像还真是个熟人。
当太子有一点不好,这满朝文武有一大半全跟你沾亲带故,你说把谁砍了皇帝下得了手?
这人是盛闻奶奶的小辈,即太后的侄孙,论起来盛闻还得叫他一声表哥。
太后成为上一代宫斗的最终胜利者之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太后娘家叫的上名儿的全在朝堂有不大不小的官职。
作为太后同胞兄长唯一的嫡子,这位刚刚开口的肖璧一出生就获封了安乐公世子之位。
皇帝不答,只是抬了抬手,“谈侍郎,既然安乐公世子弹劾你,你有什么话说?”
谈康盛起身一礼,“臣问心无愧,无话可说。”
这就是要保谈康盛的意思了。盛闻看了眼谈康盛,果然生得眉目清正,看上去就是个很让人信任的老好人。
“谈侍郎无话可说?我看是无言以对吧。”肖璧道,他自袖子里掏出一沓子纸,“臣有证据,证明臣所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