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七绝妙僧3

棋书画诗酒茶。

    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琴。

    原因也很简单,只因无花独独爱琴成痴,视琴如命。

    自无花出现在江湖中人的视野中起,便是一身雪白僧衣,身无长物,两袖清风,唯有背后负着的琴片刻都不离身。

    他带着琴自然不只是单纯观赏。

    兴之所至,便常常就地盘膝而坐,抚琴一曲。

    无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和尚。

    他并不爱在寺里长伴青灯古佛,日复一日地敲着木鱼念经文,常年离开少林寺在江湖中游历行走。

    行到高山流水处,身处清风明月下,见嫩叶新发春蕾初绽,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攀至雪山之巅,只为看一朝一夕日出日落。

    这些地方都可见无花的身影,自然也少不了他的琴声。

    他看见了什么,琴声里便有什么。

    自这位风华绝代的少年高僧那双天下独一无二的素手指尖信手拨弄的琴弦流转里,能听见甚至仿佛目睹世间一切至美之物。

    琴声化作轻柔的水流淌过心间,或是明月温柔的清辉照耀周身。

    陋者洗尘,洁者更洁。

    无花游历在外,江湖中自然有不少人听过他的琴声。

    闻者无不心神俱醉,为之魂断。

    更有甚者。

    大奸大恶如昔年臭名昭著的采花贼雄娘子偶然听得无花一曲,竟抛弃十几年假死埋名的身份,主动现身去了官府自首谢罪。

    江湖中势力最大的金家万福万寿园的掌权者金太夫人因他一曲在寿宴上触动情肠当众落泪,此后发话将无花奉为金家的座上宾。

    万福万寿园权势煊赫,日日门庭若市。

    金太夫人却至今仍年年专门空出一段时间闭门谢客,只为接待无花一人,听他讲经礼佛,过后抚琴一曲。

    金太夫人曾笑言,无花大师一曲便可延寿十载。

    自此以后,在江湖传闻中无花的琴音被传的已是神乎其神,到了能杀人无形,能活死人肉白骨的地步。

    楚留香以往自然知道这是夸张之说。

    但今日当真是切身体会到,这琴声的救命之能。

    ★

    中原一点红的神智被琴音唤醒。

    终于在危急关头靠极度精准的控制力停住了即将刺出的剑。

    也免去了楚留香原本想直接向后倒入湖中避开的打算。

    但事情到此还不算结束。

    剑虽停住,剑势却未止。

    眼下一点红本该刺出的剑未能刺出,剑势未能伤人,便要伤己。

    楚留香岂能不知这点,因而完全顾不上对自己的庆幸,但此时他便是要做什么帮忙却也无计可施。

    恰此时,琴音又有了变化。

    泠泠的琴声时急时缓,时轻时重,曲不成曲,调不成调。

    楚留香略通音律,但他再想不出世上有哪一首曲子的音律能是这般古怪的变化,简直像是第一次学琴的人胡乱拨弦弹出来的。

    中原                                                一点红不通音律。

    在他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里他以杀人为生,以杀人为乐,他的生命里除了杀人别无他事,琴棋书画等任何风花雪月都与他无关。

    但一点红竟听懂了。

    他苍白冷漠得像死人的脸上那双同样透着冰冷死灰之气的碧绿眼眸骤然亮起一点光,如寒冷的冰原上的一把火炬。

    一点红手里的剑动了起来。

    剑势依然是循着之前挥出的剑招,却已截然不同。

    点、刺、横、劈。

    星月和湖光映照下的剑身折射出冰寒的亮白,琴声越来越快,剑亦越来越快,重重叠叠的剑光再次织成了一片绚丽的光幕。

    然而。

    倘若说此前的那片剑光是触目惊心地疯狂与狠辣,如今便是如丝丝细雨般织就的绵柔与平和,剑光越快,剑势越柔。

    楚留香到底是楚留香。

    以他的眼光到现在当然不会发现不了这点。

    但他现在震惊地另有其它。

    因为略通音律的楚留香终于听懂了这一首不成曲调的琴音。

    这不是曲,也不是调。

    它当然不会合世上任何音律的格式。

    但当一点红手中的剑招轻重缓急与琴音的轻重缓急完全一致时,便能发现这古怪的琴音里蕴含的一种极为特殊的韵律。

    属于剑道的韵律。

    楚留香后知后觉,但顶尖的剑客能够瞬间共鸣的韵律。

    且以楚留香的眼光看来,一点红的名声虽大、剑法虽高,但或许是因为性情过于偏激的缘故,剑道也有过于剑走偏锋之嫌。

    天下武功,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