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国主,请放心,属下这就去办理此事。m.churuyunkt.com但是,这件事还需要您亲自签署一份文件,我去找陈部长,让他想办法帮我搞到一辆防弹车回来!”
廖少涛语气坚定地回答道。
只见杜致航微微颔首,表示同意,然后迅速开口说道:
“没问题,我马上就给你写一张条子,你拿着它直接去找陈部长就行啦!”
话音刚落,他便动作利落地打开了自己办公桌上那略显陈旧的抽屉。随着一阵轻微的摩擦声响起,抽屉被缓缓拉开,从中露出了一个摆放整齐的文件夹。
杜致航熟练地伸手取出文件夹,翻开其中一页空白处,拿起钢笔,行云流水般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他将这份签好名的文件递到了廖少涛面前,眼中透露出信任与期许。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紧张刺激的局势正在悄然酝酿着。在遥远的战场上,南诏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气势汹汹地开始进驻马圭省。他们宛如钢铁洪流,带着无尽的威压,直直地朝着昂山独立政府逼近而来。而此刻的昂山,则显得有些慌乱无措。
面对来势汹汹、兵强马壮的南诏大军,昂山深知自己所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不仅如此,由于内部人心惶惶、各部门之间动荡不安,整个局势更是雪上加霜。根据可靠的情报显示,此次南诏方面竟然集结了足足 20 万之众的精锐部队,其规模之大令人咋舌。更糟糕的是,如今在昂山政权内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偷偷摸摸地与南诏暗通款曲,私下里进行着各种不可告人的交易,显然是在为自己谋划退路。
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昂山感到焦头烂额、走投无路,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苏联一方。他满心期待地盼望着强大的苏联能够伸出援手,助他摆脱当前的困境,成功渡过这个艰难的难关。
然而,此时的苏联正全神贯注于朝鲜战场上那激烈而胶着的战局。在那里,战况错综复杂,双方僵持不下,苏联的精力几乎全部集中于此。面对昂山的紧急求援,苏联方面表现出了冷漠与无视,对其请求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
遭受苏联冷遇后,碰了一鼻子灰的昂山并未气馁,而是迅速调整策略,将目光转向了邻国印度。他毫不犹豫地与印度方面取得联系,并开始不遗余力地鼓吹所谓的“南诏危险论”。昂山信誓旦旦地宣称,如果南诏成功吞并了他所统治的地区,那么下一步必然会将矛头直接指向印度。
只可惜,这一次印度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轻易被人当作利用的工具。经历过上一次与南诏国防军的交锋之后,印度深刻认识到了南诏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因此,只要南诏的军队尚未踏入他们的领土范围,印度便无意再度挑起与南诏之间的战争。
没了外部增援昂山也只好做主准备准备进行困兽之斗了这样的局面让原本满怀期望的昂山愈发恼怒不已,心中暗骂道:
“这帮吃牛粪的家伙怎么突然长脑子了”
失去了外部支援之后,昂山深知自己已经陷入绝境,但他并未心生怯意,反而决定全力以赴地进行这场困兽之斗。对于逃跑这个选项,他从未曾考虑过哪怕一秒钟。因为他一直怀揣着成为中兴之主的远大志向,这种信念深深地扎根于他内心深处,无论面临多大的困境与压力,都无法动摇分毫。
昂山坚信,如果真的走到了穷途末路那一天,他宁愿为自己的理想殉葬,也绝不会选择临阵脱逃。或许,这便是所有心怀理想之人共同的抉择——当希望之光渐渐熄灭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以生命扞卫心中那份执着的追求。
就在人们紧张等待之时,战争的号角骤然吹响!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战斗的开场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没有出现大规模步兵冲锋的壮观场景,昂山精心修筑的那些防御工事和坚固碉堡竟然完全未能发挥作用。原来,南诏军队采用了一种极具美式风格的作战策略。
首先,数架战机呼啸而过,它们投下一枚枚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弹,如雨点般砸向敌方阵地。一时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整个战场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得摇摇欲坠。紧接着,炮兵部队迅速跟进,密集的炮弹如同狂风骤雨一般,再次将这些阵地从头到尾狠狠地“犁”了一遍。经过这番狂轰滥炸,原本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已变得千疮百孔。
随后,坦克和重甲部队作为先锋,气势汹汹地向前推进。它们凭借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敌人残存的防线,并对那些仍然顽强抵抗的火力点展开精确打击,逐个予以消灭。此时的战场已然化作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燃烧的残骸。
等到前方障碍基本扫清后,步兵们终于登场。他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