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秦朝历险记 > 第111章 笑里藏刀

第111章 笑里藏刀

敢在此胡言乱语,混淆视听,是何居心?”

    说罢,她毫不留情,当场下令:“来人,将这老御医拖下去,即刻革职查办,若再敢妖言惑众,惊扰军心民心,严惩不贷!”

    侍从们如狼似虎地扑上去,拖走了老御医,老御医一路挣扎,高呼“冤枉”,却也无力回天。就这样,在魏雯月的威压之下,众人敢怒不敢言,秦献公的真实病情被深深掩埋,而她得以继续在这混乱不堪的局势中肆意操控,为自己的勃勃野心铺路搭桥,秦国的未来,愈发陷入混沌黑暗之中,前路荆棘密布,危机四伏……

    魏雯月深知,仅掌控后宫还远远不够,朝堂才是权力的核心战场。为了彻底清除异己,她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对她心存疑虑或曾与她作对的大臣。

    朝堂之上,她先是暗中指使亲信收集各位大臣的把柄,不管是陈年旧事的疏漏,还是新近言行的不妥,皆被一一记录在案。而后,她选择在一次朝会时发难。

    当大臣们齐聚朝堂,正准备商讨国事之际,魏雯月莲步轻移,在一群侍从的簇拥下,仪态万方地步入大殿。她先是向空着的王座盈盈一拜,仿佛在向昏迷的秦献公示意,随后缓缓转身,目光冰冷地扫过众人。

    “诸位大人,”她朱唇轻启,声音却如寒刃般锋利,“如今大王龙体欠安,本宫代管后宫,协理朝政,自是希望大秦能平稳度过此难关。可近来本宫听闻,有些大人却心怀不轨,在这朝堂之上,行那欺君罔上、结党营私之事。”

    说罢,她轻轻拍了拍手,侍从们立刻呈上一叠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罪状。“御史大夫赵大人,”她目光锁定一位白发苍苍、刚正不阿的老臣,“你屡屡在朝堂上质疑本宫的决策,还与外臣私通书信,意图何为?”

    赵大人气得胡须颤抖,怒目而视:“娘娘莫要血口喷人,老夫一生忠心耿耿,所行之事皆是为了大秦社稷,何来私通外敌之说!”

    魏雯月却冷笑一声:“哼,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来人啊,将赵大人拿下,打入大牢,等候发落!”

    紧接着,她又接连指认了几位大臣,有的是因曾反对她为娘家谋取私利,有的是不愿在她伪造的旨意上签字附和。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大臣们面面相觑,生怕下一个被点名的就是自己。

    那些试图为同伴辩解的官员,刚一开口,便被魏雯月以“同党包庇”的罪名喝止。在她的淫威之下,短短半日,朝堂便被清洗一空,换上了她的心腹之人。自此,朝中再无人敢公开与她作对,秦国的军政大权,一步步落入她的掌控之中。

    第四章:扶持辅政

    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魏雯月决定扶持儿子嬴渠梁辅政。她深知,嬴渠梁身为太子,名正言顺,若能将他拉拢至自己麾下,既能堵住悠悠众口,又能借助他的身份进一步掌控朝局。

    在秦宫的一间密室里,魏雯月精心布置了一番,摆上了嬴渠梁爱吃的点心,备好了他平日里喜好的香茗。待嬴渠梁踏入密室,魏雯月立刻起身,满脸笑意地迎了上去。

    “渠梁啊,你来了。”她亲切地拉着嬴渠梁的手,将他引至座位旁,“如今你父王病重,这大秦的江山,可都指望着你我母子了。”

    嬴渠梁不动声色地抽回手,微微欠身:“母妃所言极是,儿臣自当尽力。只是父王昏迷不醒,儿臣心中实在担忧。”

    魏雯月轻轻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是呢?为娘这几日日夜难眠,思来想去,唯有你出来辅政,方能稳定朝局。你看这朝堂之上,人心惶惶,若没有一个主心骨,大秦何谈发展?”

    说着,她拿起一份早已拟好的诏书,递到嬴渠梁面前:“这是为娘为你准备的辅政诏书,有了它,你便能名正言顺地处理朝政,大展拳脚。”

    嬴渠梁接过诏书,目光在上面扫过,心中暗自思忖:这诏书看似赋予了自己权力,实则处处受限,所有重大决策仍需经过魏雯月的首肯。但他深知此刻不能与她翻脸,只得假意谢恩:“多谢母妃厚爱,儿臣定当不负所望。”

    魏雯月满意地点点头:“好,好儿子。从今往后,你我母子携手,定能让大秦更上一层楼。”

    此后,嬴渠梁虽表面上在魏雯月的扶持下辅政,实则暗中积蓄力量,联络旧部,试图寻找时机,一举打破魏雯月的权势牢笼,拯救秦国于水火之中。而魏雯月,沉浸在自己的权力美梦之中,丝毫未察觉嬴渠梁的小动作,依旧在朝堂后宫肆意横行,殊不知,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