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挣钱如捉鬼

    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一位位买主挎着篮子,从入口处的摊位开始或瞧或问或尝,不知不觉就踱到杨文英和黄冬生的豆腐摊子。m.baijiawenxue.com

    但大都只是瞧上一眼,问个价就继续往前走。

    接连来问的人都没买,黄冬生像只泄了气的皮球,之前有多么斗志昂扬,现在就有多么的萎靡不振。

    黄冬生往沈瑶的方向看:表姐,两文一块是不是贵啦,咱要不降价吧?

    沈瑶冲着他摇头,咱可不能坏了市场规矩,城里豆腐卖两文,咱们卖一文不是讨打吗?

    别着急哈,这么多人呢,实在不行咱就蹲一整天呗。

    杨文英扯着黄冬生的袖子,小声同他嘀咕:“别老往阿瑶那看,让旁人瞧出咱互相认识,就不好了。”

    黄冬生闻言立刻扭头只盯着入口来的人,逮着一个来问的就努力同人家介绍这是自家现磨的豆腐,偶尔瞥一眼表姐摊子上围观的人群,羡慕不已。

    相比两人冷清的豆腐摊子,沈瑶的如意菜,腐竹确实吸引不少人,加上免费试吃,带来的腐竹七七八八都快卖完了。

    就连一篓子的黄豆芽,也卖的只剩一半。

    两文一根的腐竹,一文一斤的黄豆芽,能吃个新鲜,对于城里人来说,大多数人都愿意尝试。

    更何况沈瑶还免费附赠几个如何炮制这吃食的方子,若有那灶上厨艺了得的,大可将这新鲜吃食做出来拿去摆摊,那也是独一份。

    你问沈瑶为何不做?

    这不是启动资金不足,要啥啥没有,还四处拉着饥荒吗?

    “如意菜,一文一斤的如意菜,吃了如意菜,万事如意,事事顺心!”

    “腐竹,可免费试吃的腐竹,素中之荤的腐竹!”

    沈瑶叫卖的顺口溜混在卖白菜,角豆,韭菜,鸡蛋中间,格外引人侧目。

    碗里凉拌的腐竹眼见着被人一块儿块儿挑走试吃,有嫌那味儿寡淡的。

    沈瑶立刻同他解释,咱家贫,这只是简单用水泡发切丁撒了些盐,您若是买回家炒,炖汤,拿麻油一凉拌,那口感不仅质嫩爽口,而且色泽金黄透亮。

    您瞧见这腐竹这里的蜂窝状没?

    无论您拿它红烧做主菜,还是做配菜,它都容易入味,那叫一个咸香爽口,喷香下饭。

    啥叫素中之荤?

    做出来有肉味,老人小孩都爱吃。

    哎,你要买?

    好,买就对了,要两根?

    沈瑶左手收铜板右手将齐整干净的腐竹递过去,再顺嘴问句,如意菜要不。

    一文一斤,家里人吃了事事如意。

    哦,也要尝尝鲜啊?

    行,没问题。

    要一斤?

    那我给您抖搂抖搂水,保准称高高的,只多不少。

    杨文英和黄冬生蹲在豆腐摊后,瞧着沈瑶忙得热火朝天,眼都看直了。

    黄冬生暗地里冲表姐竖起大拇指,心里只剩下大写的服。

    “要不,咱也编个啥顺口溜?”黄冬生瞅了一眼杨文英,老这么干巴巴的喊卖豆腐,哪能吸引来人。

    可又不好在村里似得,针头线布换豆腐,那不成。

    杨文英点头表示同意。

    “那你快想想,怎么夸豆腐好吃。”黄冬生将要飞过来的吸血蚊虫赶走。

    “我?”

    “你读的书多,编出来的我肯定没听过,我瞧着这些城里人就是爱买那没吃过,没听过的新鲜物。”

    经黄冬生一提醒,还真让杨文英想到句夸豆腐好吃的诗,“《山庖》中有一句施压黎祁软胜酥,行不?”

    黄冬生两眼问号,“听不懂,啥意思,你咋一字都不提咱豆腐?”

    杨文英脚一跺,真是对牛弹琴,气得和他干瞪眼:“黎祁”就是豆腐,这句诗意思豆腐经过压制后变得嫩滑可口,比酥油还要美味。”

    黄冬生哦了一声,明白了。

    而后又有些嫌弃杨文英同自个拽文,你说得那什么诗,咱们小老百姓哪个听得懂?

    于是他自个将杨文英拽的诗词一结合,就喊出了:“黎祁,嫩滑可口的黎祁,比酥油还要美味,只要两文。”

    入口处人头攒头,两个摊子的顺口溜噎得旁边小贩看着自个的东西也都有些叫不出口啦。

    他们这样干巴巴的喊好像不行。

    要不也学一学编顺口溜?

    瞧那卖豆腐的不就学了,一下子就卖出去两块豆腐啦。

    过了晌午,菜就有些打蔫,人的肚儿也咕咕叫起来,不仅买东西的人少了,就连小贩也走了好几个。

    卖鸡蛋的大娘瞅了一眼沈瑶摊子上最后一根腐竹,犹豫再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