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21 章

    “母亲,门口那两个小孩儿是怎么回事?”徐京墨人未到、声先到。m.zhongyuege.cc

    徐子凌招招手把儿子喊进屋子里,“今日我出门去看铺子,路上遇到的。”

    两个小孩儿也是苦命人,父亲是个赌鬼,母亲因为受不了父亲的非打即骂就丢下两个孩子跑了。这家男的除了赌,什么都不做,两个小孩子不仅得要做工养活自己,还要养赌鬼父亲。结果这赌鬼在博坊输了大笔银子,要不给钱,要不给命。

    为了活命,这赌棍就把注意打到一双儿女身上了,准备把他们都卖到窑子里换银子。

    徐子凌今日由随风、木棉陪着去看铺子,路遇这事儿,于心不忍,便出钱买下了两人。因为怕日后这赌棍再来耍赖,还专门去官府签了契子。

    徐京墨转头又看了眼那对姐弟,“这两个小孩几岁了?”

    “姐姐十二岁,弟弟才七岁。”不过单看外貌是肯定看不出来的,吃不饱穿不暖的两个孩子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小不少。

    徐京墨本来也想买两个人,免得母亲辛苦,只是这两个孩子恐怕不顶事儿。“母亲,可选好铺子了?”

    “就在八宝街,那铺面不算很大,不过刚好在拐角儿的位置,很是便利。”

    徐家母子二人到了临安以后就住在南宫家赠予的那个宅子里,这宅子的已经写在徐京墨名下了。宅子里一应俱全,无论是家具还是米面粮油。

    但是母子二人还是想找点营生,这样心里才踏实。徐京墨不准母亲再做绣活,先不说能赚多少银子,就说这双面绣也太费眼睛了。

    徐子凌考虑了许久才定下做些糕点的生意,做糕点不需要太大的铺面,因为没有堂食,而且这生意的成本也不会太高,对于手头不算宽裕的母子二人来说恰好合适。

    她自己就是个爱吃点心的人,过往在府里闲来无事,也琢磨过许多糕点的花样,应付民间口味当是足够的。

    “需的要请个婶子来帮忙,您不可能累到了。”即便是做糕点,一个人亲力亲为也是很费力气的。

    “要请的,到时候就请个人在店里做,我只管当个甩手掌柜就是。”糕点最重要的就是配方,也就是馅料一类的东西,这些徐子凌都打算自己在家做好,然后将备好的东西送到店铺里,让厨娘去做个花样再售卖。

    看出儿子有些担心,她笑着说,“那铺子斜对面是南宫家的茶铺,安全的很。”

    看来这铺子也是他们费心寻的,徐京墨只能记下南宫家的好,待到他有能力时再去报答了。

    “那两个小孩儿就留在家里干点杂活儿?”

    那十二岁的姐姐,其实什么都会了,七岁的弟弟到底还小,现在就是能干点跑腿的活计。“你给那小的起个名儿,日后就让他给你当书童。”

    徐京墨马上就要去崇山书院读书了,身边总有个书童才是。

    他看着院子里正帮着姐姐提水的小男孩儿,似乎还不错,那就试试吧,他的书童可不仅是帮他跑跑腿的,日后他会代表他出现在各家面前,若他是个撑不起来的,丢的可就是他的人了。

    “你们两个过来。”

    院子里的姐弟听到小少爷喊他们,姐弟两个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小跑过去。

    徐京墨仔细打量二人,然后开口说,“以后姐姐就叫忘忧,跟在我母亲身边,既然你们到了徐家,就好好过日子,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总好过你们的过往。弟弟就叫观言,你来当我的书童,能学多少,端看你的本事,我的身边不留废物。”

    姐弟两个跪下磕头,算是正式认主。

    徐子凌给二人定下的月钱暂时是500钱/月,等他们长大些再涨,如今这一个人也就只能当半个来用。姐弟俩本想着能吃饱就行,没想到还有月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徐子凌自从离开宣平侯府,日子从没过的这么舒坦,如今儿子有出息,生活有着落,她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虽然担心不知身在何方的弟弟,但是她相信他们一定会相见的。

    赶在徐京墨去书院读书前,这糕点铺子就开了起来,徐子凌给铺子起名叫“玲珑点心铺”,这牌匾还是徐京墨亲手写的,别看他不过九岁之龄,书法已经相当不错了,他没有用馆阁体,而是用了后世的趣味宋体。

    这招牌的字好不如字有趣,做生意吸引的是客人,而不是文人。

    别说这招牌做出来还真让人耳目一新。徐子凌不打算一开始就推出许多花样,她只打算先做三样,就像儿子说的那样,品种越少成本才能越低,日后等生意好起来了,再慢慢推出更多的花样也不迟。

    这几日,徐子凌一直在找合适的厨娘,要守规矩、机灵的人才好。最后还是忘忧推荐了一户人家,这两个小夫妻是从平县来城里讨生活的,为的就是让儿子能读书。

    忘忧和弟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