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赘婿科举路 > 26. 第 26 章 本经难选

26. 第 26 章 本经难选

。他很期待明天,因为终于可以见到他的书画夫子了。馆阁体用来科举就好,他可不希望自己只能写一手的应试字体。

    到了上课这天,徐京墨一早就去了书画堂。进门发现除他以外,还有个年轻的男子,不过这人精神似乎不太好,有些厌厌的感觉。

    陆陆续续的,选了书画课的学生都到齐了。那年轻的男子站了起来,“诸位,我姓冷,是你们的书法夫子。”

    底下一下就热闹起了,谁让这夫子看起来如此年轻呢。

    冷夫子也不管他们的反应,走到台前,自己挥手写下几个大字,然后拿起来挂着手板上,“这几种字体,你们看看可有喜欢的,选个自己喜欢的记下来。”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这冷夫子写的字体都不一样,但是这字都是好字。徐京墨开始期待他的书画课了。

    徐京墨选了行草,幼时他很喜欢隶书,因为隶书笔力峭紧、转折圆美,看起来总有一种古典大气的美感。后来他喜欢上了楷书,尤其是那种笔法刚劲有力、线条清晰                                                的字体。但是,他现在唯爱行草,那句一笔千山,尽显豪情更适合他当下的心境。

    等他们都选好自己喜欢的字体后,冷夫子对每一种字体都做了一些拆解,然后告诉他们去选谁的字帖。以后上课,就是各自练字,他会挨个儿辅导。

    他看到徐京墨选的行草后,停顿了片刻,说“你年岁还太小,先从行书开始。行草不分家,不必心急。”他选了颜真卿的字帖予他,“颜大家,擅楷书、行书、以及行草,你可效仿之。”

    徐京墨应下,他感觉这个冷夫子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所以才让他不要急。由字见人,古人诚不欺我。

    这书院当真是藏龙卧虎之地,一个书画夫子都能给人惊喜。左言听他描述了这书画夫子的样子后,心中有些猜测,不过没有告诉他。何必让人为难呢,就这样顺其自然地想处也许对他们更好。

    徐京墨上课以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藏书楼,这日他去还书,被那老者叫住,“小子,你这看书看的五花八门的,当真是准备五经俱修吗?”

    “小子不敢,只是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左右时日还久,慢慢考虑便是。”

    老者又问他,“你就不想参加明年八月的乡试吗?”

    “想,但是小子知道现在去考,不过五分把握,不如再等一届。”

    “你若是打算用四年学五经,与你现在择一经研学明年就考有何区别?”

    徐京墨明白这是老者催他赶紧定下本经,也不是他不想定,只是太难选了。

    《诗经》所讲的东西距离寻常人的生活是最近的,因此最好理解,难度最低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会选择这诗经,而且难度低就更难写的出彩。

    《尚书》一书多是散文,但是立意深刻,围绕着仁君治民之道和贤臣事君之道展开,颇有难度。然而尚书所讲的东西往往可以用于策问,因为有不少学子选择治尚书,以此一举两得。

    《礼记》算是集儒家思想的大成,如果对儒学已经有较好的掌握,那么再学礼记就是锦上添花。此外,礼记与尚书有些相似,经常能与策问同频,所以将礼记作为本经的人也不少。

    《周易》算是最为特殊的一经,涉及哲学(玄学),先不说这文字的晦涩,但说这理念的玄妙就知道周易是最为困难的一本。一般选择周易为本经的,多是有家学或者县学渊源。

    《春秋》是一部编年史,因为可参考的典籍最少,所以难度有提高,但是春秋本身的内容精炼易读。因为篇幅的原因,可考的点更少,深受学子追捧。

    徐京墨排除了《诗经》与《周易》,却无法从剩余三本中选择其一。

    那老者听他说完,抚了下胡须问他“你可知在科举大省,为了避免恶性竞争,通常各个县城或者州之间都会尽量避免同选一经。”

    徐京墨虽未听说过,但是一想就明白这道理,集中一经会让竞争变成恶性竞争,对谁都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