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来,睡了过去。
第二日清晨,卫青心中记挂着事,想着李夫人何时会来跟她道谢,起了个大早。
用过早膳后,又围着院中的石榴树转了几圈,还是没听到有通传太监过来传消息。
难不成这李夫人是个知恩不报的?她给算错了?
这般想着,卫青有些怄气的狠狠咬了一口手里的糕点。
刚咽下去,便听到入口处传来脚步声,通传太监过来禀告李夫人求见。
卫青一时激动将手里剩下的半截糕点给捏碎了,里面包着的馅流了出来,污了手,皱了皱眉,道:“将李夫人引去偏殿,我随后就过去”
通传太监躬身应是。
净了手,卫青接过春来递过来的手巾擦干水,往偏殿走去。
刚至门口,李夫人便迎了过来,低身行礼,满脸感激道:“昨日之事,真是多谢公主了,不然我那儿子就被那贱蹄子给算计了”
说完,眼眶竟还微微红了红。
卫青抬手扶着李夫人起来,温和笑道:“举手之劳,李夫人这般倒是见外了”
说着,她牵住李夫人的手,坐到榻上。
“林公子现下已无事了吧?”,卫青问道。
“已经没事了,还多亏公主殿下给的解药,逸儿才能安然无恙”,李夫人又是一脸感激道。
说完,李夫人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打开,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虽掌家,但府上的产业都是怀舟在打理,手里没什么精贵物件儿,这是我亲自秀的梅花图,公主见惯了好东西,还望公主莫要嫌弃才是”
卫青接过刺绣,细细打量了一番,用的蜀秀,色泽鲜艳,栩栩如生,还有一只狸奴跳起来接掉落的梅花,这针脚,可见是用了心的。
她将刺绣收入盒子里,放到一边,笑着道:“这刺绣我瞧着甚是喜爱,如何会嫌弃”
她知道镇国公府正室一脉在府上过得并不好,手里没握着多少钱,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的产业都进了林太后的口袋里,成了收买官员,为晋王铺路的钱袋子之一。
当然,这些消息都是十三告诉她的。
但此刻卫青只装作不知,疑惑道:“府上开支这么大吗?夫人手头竟如此紧?”
李夫人有些难堪,语气斟酌道:“家中的产业毕竟是怀舟在打理,我也不好同一小辈要银子”
卫青沉默了一会儿,道:“夫人您为何不来打理这府上的产业呢?”
李夫人以为公主年纪小,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卫青话落,李夫人几次张口,欲言又止,抬头朝慈宁宫方向看了下,迟疑道:“毕竟是太后安排的,我如何好去驳斥了太后的命令,再者,怀舟这孩子将府上的产业打理的井井有条,太后还常跟我夸他呢”
卫青又是一脸疑惑道:“所以你是怕太后怪罪下来?”
李夫人觉着卫青还是太年轻,说话如此直接,弯都不转一下,这让她如何回。
又听卫青似疑惑似不解的道:“可这普天之下不是父皇作主吗?我想父皇定是不会因此而责怪于你的,李夫人觉得呢?”
李夫人心底咯噔一声,握着的茶杯的手轻抖,险些将茶水溢了出去,她收回刚刚的想法,放下茶杯,看着一脸微笑看着自己的卫青,一时竟有些看不透她,难不成是陛下跟公主说了什么,今日是专程来敲打她的?
是觉得她们正房一脉也参与了晋王这大逆不道的事情吗?
还有这逸儿被下药之事,她在府上是一点消息也不知,可远在皇宫里的公主却一清二楚,李夫人越想越心惊。
“这……公主说得对,这府上的产业断然没有让一小辈握着的道理,等夫君年底从边关回来,我就跟他商量一下,家中产业还是由我来打理的好”,李夫人反复斟酌措辞道,她可不能让父亲因为她的原因给搭了进去。
镇国公府上的男儿除了李夫人的小儿子林怀逸与林怀舟,其余都在边关镇守,每年年底才会回来,现已腊月底了,算算时间,也没几日了。
卫青笑了笑:“是呢,这样夫人手里就有银子花啦”
李夫人尬笑道:“是呀,还多谢公主殿下提点,我这就回去跟妯娌商量一下,我这身子不好,打理产业一个人也忙不过来,还需要妯娌帮帮忙”
妯娌应当就是正室二房的妻子了,卫青颔首笑道:“那我就不留夫人了,还望夫人手里早日能多些余钱花”
停了停又道:“这是我跟夫人的体己话,我这可是与夫人一见如故才说了好些话,是我俩之间的秘密,夫人觉得呢”
卫青一脸微笑。
“是是是,多些公主殿下关心,我这就回去好好商量”,说完,李夫人就站起来告退。
卫青起身相送,到了门口。
“就到这里吧,公主不必送了”,李夫人道。
卫青笑着点了点头。
十三在旁边轻声道:“公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