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16章

    院子里多了些鸟叫,堂前的玉兰树上鼓着的花苞,渐泛起白色的花蕊,树下的缝隙里长出些绿草。m.ruxueshu.cc

    廖青玉昨夜睡得迟,此时无精打采的任由府中的嬷嬷替她挽着发,隔着窗户看过去,沈望舒这时换了官服准备出府,她一直盯着沈望舒直到没了人影。

    “今日怎得这么早?”

    身后的嬷嬷说着:“王妃不知,今天天还没亮,宫里便来了人,说是陛下宣王爷有话要说。”

    廖青玉闻言清醒了许多,伸手摸了摸发间,忽地想起什么说道:“今日朴素些,就这样吧,嬷嬷,我记得前几日有个伶俐的小厮,说是新来的,可还在?”

    嬷嬷一时想不起来,摇了摇头:“您若是要用人,不如用府中的老人吧,妥当些,毕竟他们刚来,有些事还不熟悉。”

    廖青玉一时无言,手下随意拨弄着珠钗,心思活络,她等了好一会儿开口道:“嬷嬷既然这么说,您也是府中的人,也算得上是称心如意的老人,这件事交给你我最为放心,前几日王家府上闹了事,嬷嬷自然也知道,我早早备了份赔罪礼,嬷嬷今日若是得空便送到王家府上去吧。”

    嬷嬷一时迟疑,王府多年不曾与京中这样的世家贵族来往,今日来这么一处,怕是不妥,她正要开口,却被廖青玉打断道:“嬷嬷若是为难,便交由府上的小厮去吧。”

    “不为难,不为难,”嬷嬷脸上讪笑,手里捏着的梳子紧了紧,开口继续道:“王妃办事向来是妥当的,可这上门的名头未免也不合礼治,那有皇家人向臣君赔罪的。”

    嬷嬷一时犹豫,这差事可不是个好差事,办的好便解了两家的尴尬为难之处,若是办的不好,敷衍了事,便又是闹得满城皆知,落得个相看两厌的下场。

    廖青玉只是越过铜镜的反光,看着身后的人:“嬷嬷也知道,那件事本就是由我起的,我再不低头,怕是满城的唾沫星子都要淹了我,况且,那王家姑娘虽不是个好相与的,但面上的情分倒也过得去,嬷嬷也就放宽了心,安心去吧,再者,他们也不敢落了王府的面子,将你落在外头。”

    嬷嬷还是有些不情愿,但好歹在府中这么多年,头脑清楚,瞬间被廖青玉的三言两语点透了。

    什么上门赔礼,不过是大张旗鼓给外人看的,心里有了衡量,办事也就松快些,便立即应了吩咐带着礼去了王家。

    廖青玉远远看着,青棠从后面拿出早就备好的东西,是两件男子穿着外裳,这些东西是跟着廖青玉的陪嫁一同入了王府的门,那些压箱底的宝贝箱子里藏着不少其他的好东西。

    这件事也怪不得廖青玉心狠,那日生了事端,席面的人都各怀心思,未免有些隔岸观火,甚至是怕烧的不够旺,可既坐在火堆旁,难免会寮到自己。

    王家素来治家严谨,怎会任由事情传的人尽皆知,廖青玉自然心知肚明,她与王筱宜不亲近,倒也知道她的手段。

    在这么一个围城里,不就是你踩着我,我踩着你,不过这些人倒也多余行此事,廖青玉对此更是不在乎。

    众口铄金,唾沫星子快要压死个人,廖青玉再不使一使手段,怕是瑜王府早就被淹了。

    廖青玉拿在手里手里的衣裳极其合身,她拿起桌上的黛笔将自己的眉毛画的黑了些,加之欣长的眼尾,殷红的嘴唇,将头发高高束起,活像一个俊俏的公子。

    办事的次数多了,廖青玉也摸清楚了王府中的门道,知道从哪里出去方便些,哪些地方疏于职守,更便于藏着身份。

    澄花院是个不小的地方,足足占了梅角街半条街的铺面,经营人尽皆知的皮肉生意,后门设在一处暗巷里,里面七拐八拐还有几处绕路口。

    若是不常去的人,自然不知其中弯弯绕绕的隐蔽处,一者那暗巷多是一些不便透露身份的达官贵人为了眠花宿柳,但碍着自己的脸面只得从这里走,二者,便是留给那些家门严谨,规矩多的世家子弟,或是府中人来寻的偷香窃玉的浪荡子遁身用的。

    眼前就有一处好戏,廖青玉拿着折扇站在澄花院门前,院里的老鸨倒也收拾的整洁,脸上擦着不少的粉面遮挡着脸上的细纹,挥舞着手里的粉帕子,一阵阵熏香顺着衣袖散播到外面。

    饶是廖青玉站的远,也闻了个一清二楚,她嫌恶的扇着扇子往后躲了躲,那妇人也是心急,有这个阻拦的时辰,她家官人怕是早就从暗巷里走了。

    “你再拦着我,小心我掀飞了你这院子,你这个粉面油头不知死活的老东西,敢拦着我,”妇人衣冠整齐,瞧着不知是那家的夫人,“竟做些伤天害理的腌臜事,下贱胚子,你让勾引我官人的狐媚子滚出来,小心我划烂她的脸。”

    妇人说的蛮狠,身上的火气十足十的往外冒。

    澄花院门口另一处的角落,跪着位消瘦的小姑娘,脸颊处一大块凹陷,身上的衣裙缝着好几处补丁,那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