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外号——段子手

    有些人已经猜出来是调侃了,但本身一辈子能写四万多首,即便不是什么好诗,但也足够说明他的毅力啊! 

    当过皇帝的都知道那些政务都多么繁忙,下了朝批改了奏折时候还要吟诗?有的时候他们连后宫都不想去了…… 

    总的来说好奇的人还是更多的。www.tecleading.com 

    朱清谷也没有拖拉,而是继续说,“据说某年冬天,他和大臣们同游西湖,看到大雪纷飞的场景,便开始诗意大发,于是就灵光一闪,开始吟诵起诗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 

    “到了这里就卡住了,几个大臣们都十分尴尬,就在这个时候大学士沈德潜,突然间上来接了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也就是这句画龙点睛之笔,让这首诗成为了乾隆四万多首诗里流传得最广的一首。” 

    曹操哈哈大笑,“这也是诗?曹某也能写四万多首了。” 

    “这也是诗?”李世民在刚才还有点说不出的期待,结果现在天幕之上就是拉了一坨大的。 

    身为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李世民也还是有些作品流传的,虽然没有天幕上说的那些诗人词人的这么广,但好歹还算是能看! 

    现在这一首,恐怕是刚蒙学的幼童都能够作出来! 

    同样白瞎李白、杜甫、高适的期待。 

    后面的诗人纷纷点赞,这是有量无质啊! 

    欧阳修收回刚才的话,自己还是没有看错人的。 

    朱元璋哈哈大笑,“朕还是比这满清皇帝强太多。” 

    看看他的诗——《金鸡报晓》,虽然前面的‘鸡叫一声撅一撅,’然后是后面的‘鸡叫两声撅两撅’是有些俗套,但那也比一片两片三片的好听。 

    更何况还有后面的‘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那不比别的强?点睛之笔,气势雄浑! 

    还是他自己作的! 

    虽然他老朱没文化,但谁天生有文化? 

    还不是生下来就要学?他一边打仗一边学,现在竟然也不差什么,后来者居上! 

    雍正的脸被丢光了,脸色越发的黑沉起来,“从今天开始,少作诗,多做事……还有滚回尚书房学习!” 

    弘历面露苦色,“是,皇阿玛。” 

    朱清谷说完也是抿了一口茶水,转身到黑板后面去写上一个‘2章总’的字,表明这是今天自己要讲到的第二个历史名人外号。 

    写着写着,也不免想到很多东西。 

    乾隆是个整活帝,他儿子嘉庆也是个整活帝。 

    比如说‘高宗’这个庙号在赵构之后就没人用了,乾隆生前多次暗示嘉庆给他上个‘祖’,嘉庆最后还是给他安了个‘高宗’蛐蛐他,填补了从赵构以来五百年没有‘高宗’的空白,而且嘉庆后来还给老爹安了个‘纯’字。 

    ‘纯’的寓意挺好,奈何读起来阴阳怪气的,乾隆他也被叫做‘清纯帝’啊! 

    因为乾隆在秘密立嘉庆为继承人的那年,在祭文里向上天祷告老天把嘉庆收走。 

    嘉庆那个时候不知道乾隆立他为皇储,但是他后来回想到这篇祭文估计被恶心到了。 

    后来乾隆宣布嘉庆为皇太子的时候,还让嘉庆去跪拜已经去世了五十多年的永琏,晚年接见英国使臣的时候还追忆已经去世的永琪,说永琪是自己属意的继承人。 

    乾隆退位之后还让位不让权。 

    嘉庆也很能忍,终于忍得乾隆走了。 

    后来乾隆的陵墓裂开了,嘉庆也不重修,就拿两根柱子撑着。 

    生前乾隆借着和珅的手大肆敛财,上行下效,搞得朝中吏治腐败,他死后嘉庆也写诗暗自蛐蛐那总是敲打他的老爹,背地里的怨气能够养成一个邪剑仙了。 

    难怪乾隆一死,他就砍掉了和珅。 

    每每想到这些,朱清谷都忍不住发笑。 

    朱清谷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3’,表明自己要进行到下一个外号了。 

    天幕下的人是又期待又脚趾扣地的,看别人的热闹那可以,但万一要是看到自己身上……那可就不好了。 

    然后迅速的写下了‘段子手’。 

    “既然乾隆说了,康熙也说了,那不如咱们来说说雍正,雍正的外号除了冷面王,还有挺多的,比如说爱狗人士,cos爱好者……等,还有段子手。” 

    朱清谷想着反正都吐槽了祖孙,那也别放过雍正。 

    她对清朝是痛恨,尤其痛恨清晚期的时候,所以现在拿他们出来说外号,那更是毫无负担了~ 

    康熙时期的几位阿哥其实也隐隐猜到最后胤禛登基,但现在看看这个总是沉默寡言的冷脸四哥,觉得他就是面黑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