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是赵祯

    能够列传,可想而知是何等英杰! 

    一个朝代几百年传承,能人辈出,可是光这一个榜就在位24人! 

    【“你想一想如果是一个天才,自幼聪慧,三岁识字,五岁背诗,熟读圣人经典,去到哪里,无论是学堂还是县试、州试都是第一,经常被他人说是天才。m.moxiangshu.com”】 

    【“结果来到汴京,发现这里遍地都是天才。”】 

    【“这些天才相争,不过就是为了见我。”】 

    【“我是谁?我是赵祯。”】 

    [麻了,麻了,我说为什么我学的诗作者都怀才不遇,因为他们没有在忙。] 

    [这一榜的状元郎是真的在嘎嘎干活,没空留下诗词加入背诵天团,要不然咱们得语文课本上面还要多几首诗词。] 

    [章衡一生顺得写不出怀才不遇的词。] 

    [苏轼亲口认证的:子平(章衡)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章衡出使过辽国,辽国人都说他文武双全,能够当这一届状元,含金量很高。] 

    [其实章衡也没有很顺,也被排挤过,但后面又杀回去了。] 

    [龙虎榜二十四个文曲星,章衡力压群雄,不出名只是因为官场相对顺利。] 

    [果然曲折的人生更容易被人铭记,看我们都记得李白杜甫吧?相比之下高适其实也记得,但要是一提,肯定还是李白杜甫,章衡他们也是,要我我肯定也记得苏轼。] 

    本来在说龙虎榜的,一下子就偏题去了章衡身上。 

    赵祯到不觉得天幕冒犯他,反而觉得很有趣,而且这一届出来的英才如此之多,他也可以说自己文治之盛,天下英才进入他毂中了! 

    苏轼也是摇摇头,笑容无奈,“原来后世人的意思是我们太闲了,才做出如此多诗来让他们学?” 

    他的儿子此时也跟在他身侧,也笑了,“那卜天寿小祖宗的课业出来之后,后世人也是调侃居多,想来后世人也觉得课业繁重了,现下估计只是调侃罢了。” 

    “这有什么?”苏轼更是笑了,“调侃多一句,就多做一首!后世人多多益善嘛!” 

    他这个时空延续下去的后世人可是开始嗷嗷叫了。 

    “倒是子平,的确文武双全!”苏轼又多加了一句。 

    现在他倒是无所谓回不回去,反正有天幕在,从天幕上也能和家人沟通,知道家人好,自己也就安乐了。 

    知足常乐,莫过于此了。 

    章衡这段时间公务很多,在宋朝这个时候读书人动辄就去赏花作词,章衡的确是没什么时间,其实也是被案头累牍繁忙磨去了那份心思。 

    现在他想反而还不如自己读书的时候闲适自在,再看看来时路,有的时候自己也觉得自己该慢一点了。 

    对于天幕上说的苏轼夸自己文武双全,章衡也是无奈笑笑,他苏轼也是灵性在身,诗词流芳千古。 

    自己也要留下几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不能被他们比过去。 

    程颢程颐被天幕提及,心中也有少许畅快,不过面上依旧是一片谦逊。 

    只是天幕又转而去提及苏轼章衡了,他们倒是有些失望,如果能够多说一些他们后来的事迹就好了。 

    无奈天幕总是更加偏爱苏轼。 

    嘉佑二年同榜的考生现在被提及,也是与有荣焉了。 

    甚至天幕说了之后,他们也心生庆幸,竟然能够与这些人同一榜,说出去让别人听,知道自己和章衡苏轼一榜,便就知道自己极有才学了。 

    虽然是这么说,可是隋唐时候的读书人声称没有读过这些人的文章,榜单也是后世评的,谁知道真实情况如何,他们表示不服! 

    “看来又有一番争端了……”房玄龄摇头道。 

    这天幕有趣是有趣,就是总给他们增加工作量。 

    房玄龄马上就可以联想到天幕只是光说有没有说服更前面朝代的文人,估计这些人也要被刺激起来了,谁不想要青史留名? 

    就连他都难以免俗啊! 

    朱清谷也不知道有不少人摩肩擦踵的想要吟诗作词,流传千古,她总感觉背后有点凉凉的,吃着饭就打了个喷嚏,手指一划就划到下一个视频了。 

    【“我们都知道其实古人也喜欢旧文新解,咱们到了新时代,自然也是这样。”】 

    【“翻阅典籍,我发现了半步抡语治天下的秘密!”】 

    秦朝时候,看多了天幕,嬴政也知道百家也不是完全无用,所以便重开了稷下学宫,召集百家学派学子辩论。 

    听到什么抡语,几路路过的别的学派学子都在怒视儒学生,怎么到了后世尽是学什么儒学? 

    还什么半步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