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论语

    【“由此,逐渐的就把《论语》衍生变成了另一种解释。m.wangzaishu.cc”】 

    【“《抡语》诞生了!”】 

    [听懂起立,鼓掌哈哈!] 

    [现在孔子在我心中已经是肌肉虬结的山东大汉的样子了。]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学不懂了,因为前人的解释不对,现在这才是正确的!] 

    在天幕人略微崩坏的想法里,果然又开始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路,到了晚上你就得死!”】 

    【“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打架下手不重就没有威严。”】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说话用怪力把你打到神志不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学了我的武功不学我的思想,就会迷茫,学了我的思想不学我的武功,就会被别人打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是打架,只要犹豫,对面就站起来了,不犹豫就能够直接将对方打废。”】 

    还有什么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看得天幕下的儒学生灵魂出窍,恍若石化。 

    论语还能够这么解释? 

    后面历朝历代的人都感觉荒诞。 

    孔家人怒不可遏,“这天幕之前污蔑我们孔家也就算了,现在连至圣先师都要污蔑!我们孔家一定要抗议,在天幕上抗议!让历朝历代的人都看到。” 

    另一个孔家人直接就扇了他一巴掌,眼神既惊又怒,“低声些,难道咱们家的那些事情说出来,光彩吗?” 

    那个孔家人挨了一巴掌不说,更是支支吾吾的,一下子无言了,“难道就只能看着天幕上……” 

    “说就说,没听出来他们都是调侃吗?” 

    孔家人的心绪,别的文人不知道,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调侃,一部分文人是由后世的人去,一部分人也是笑笑一过,有些人狐疑还想说得挺有道理的。 

    那些一直骂着‘邪典’‘侮辱圣人’的腐儒则是不归纳在其中。 

    但他们怎么样,又管不着天幕上的事情。 

    秦朝和汉朝初期就是看乐子,秦朝崇尚法学,汉朝初期用的黄老之学,对于儒学没有太多想法。 

    后面的明清时候,倒是有一些文人聚结游行。 

    清朝直接抓进去,别管什么,问就是文字狱。 

    明朝初期谁敢在洪武老爷子和永乐大帝面前置噱?至于别的朝代也是各显本事,皇帝就无奈摊手,有本事你们去和天幕说去呗,关他们什么事。 

    朱清谷就是觉得很好玩,斗音刚开始的目的不就是让人们分享生活当中的有趣之事吗? 

    后来就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含义了。 

    比如说开拓眼界等等。 

    朱清谷觉得斗音一直都很有趣,也是因为一直都在里面能够找到有意思的东西。 

    刷了一下斗音,她感觉自己又有了一点食欲了,开始库库吃饭。 

    视频也滑动到了下一个。 

    【“你们知道西游记里的kpi的最大贡献者是谁吗?”】 

    前面说的什么之乎者也虽然说新解很有意思,但多数普通百姓还是不懂的,可是一说到西游记他们就来劲了。 

    他们还想要看西游记后面的内容呢! 

    明朝之后能够看西游记话本,还能听书,可也想看电视啊! 

    谁不想看见那些能动的人在上面说话,那多有意思啊! 

    就是这个kpi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太上老君做出的贡献最多了!】 

    吴承恩细细一想也马上明白了,也的确是,他编排的时候怎么也净是逮着太上老君薅呢? 

    “是《西游记》!”李泰高兴得不得了,没有人的时候,他还弹押着稚奴演菩提祖师,他来扮孙悟空呢! 

    李治其实也挺喜欢看《西游记》的,说不出来为什么喜欢,但就是喜欢。 

    妹妹兕子也喜欢得不得了,母后现在每次都说他们几个皮猴子。 

    他们还没有看到后面,不知道这个太上老君是谁,可也不妨碍现在他们看视频啊。 

    【“火焰山,他家高压锅砸的。”】 

    天幕上也出现了孙悟空掀倒丹炉的景象来。 

    【“乌鸡国,太上老君的仙丹复活了乌鸡国国王!”】 

    一颗药被孙悟空喂给一个紧闭双眼的男人。 

    【“青牛精是他的宠物。”】 

    蓝天之上,宽衣大袍乘风而去的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