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嘉靖还在修仙

    很多事情古人也只能羡慕,他们现在能够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那些家世颇一些的还能谈谈风花雪月的雅事,只能祈祷自己不要生什么大病了。www.czyefang.cc 

    现在这些医者们也都开始纷纷出门造访,纵然是还有些门户之见,又或者是碍于传承,交流的时候藏藏掖掖,但是在官府的组织或者是自发组织当中,也渐渐有了一些好的结果。 

    宋时就已经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等普济民生的医书出现,但很多平民百姓是不识字的,所以他们现在也渐渐整理了一些普适的方子,编纂成为医歌,流传出去。 

    颇有些成效了。 

    天幕上给出的是原始的方法,经过改造,秦汉两朝造出来的纸也越来越好,这些纸张方便书写,不渗水,方便携带,以前很重的竹简只能刻有限的信息,现在换成了纸。 

    薄薄的一本就可以承载很多知识,还有一些人已经开始用上了标点符号断句。 

    这些新颖的书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那就是这么多竹简要变成书,就要誊抄,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这又算什么? 

    根本不是问题。 

    还有就是裹脚的问题,其实裹脚的习俗很久远了,但大范围出现变成流行还是北宋末年到南宋的时候,现在被天幕一说,也越来越多的人排斥裹脚。 

    第一是裹脚实在难看,第二是在之前的女性地位也不低,大家拒绝裹脚这种伤害身体的行为,男人也觉得裹脚不好看,现在官方也发话了,明令禁止裹脚。 

    在知道海外有国家之后,不少朝代都开始重视起海外的情况,不说完全学习,但也要了解。 

    还有一个就是天幕出现之后,手工业的兴起,使得不少朝代都出现了不少农闲时候的小商品经济,有些人找到机会一跃成为大商人。 

    地位不见得提升,但总算是能够吃饱饭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钻研格物、数学、天文等等,发现这些东西用在很多方面往往事半功倍。 

    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出现在明朝,孔家被查抄了,罪证被公之于众。 

    不仅仅是强抢民女、霸占田地,还有杀人、贿赂、僭越……甚至还有叛国。 

    这些东西被公之于众,本来以为这些读书人会为孔家去闹,毕竟孔家是至圣先师的后代。 

    结果这些读书人就直接辩解了,孔家的子弟早就族灭了,元朝的时候衍圣公都断代四十多年了,后面突然间多了一个孔思晦出来,被元朝人封为衍圣公。 

    谁知道是不是,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但很多人都对此表示怀疑的,甚至怀疑他是蒙古人,之前的怀疑都在心里。 

    随着天幕开始倒孔,说孔家二十五代贰臣,世修降表,又加上这些确切罪状,孔家现在就是臭不可闻的泥潭。 

    读书人,读书人尊重的是至圣先师孔子,不是你们这些不知道哪里来的东西。 

    所以说有的时候读书人一点都不迂腐,底线十分灵活。 

    除了这些大事,就是各个朝代的自己的修补。 

    比如说嬴政对这个科举很感兴趣,也明确知道不能用,但不妨碍他沿用部分,比如说考试,考试是个好东西。 

    刘恒刘启有自己的内乱要处理,也要推进民生,改革吏治。 

    刘彻已经打算出兵漠北匈奴,现在也就是为了这个计划在储备物资,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紧紧的拉着一根弦,打算到时候击发出去。 

    后面的李世民也打算改革军制,但具体如何着手也要拿出一个章程来。 

    李治武则天则是决定修修墓葬,顺便教训一下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岛国人,顺便让节制一下节度使。 

    节度使就是从他这个时候开始用的,后来竟然成为了祸患。 

    赵匡胤决定拿回燕云十六州!要让大宋的脊梁骨硬起来,主要也是要留下一份好的基业给后世子孙。 

    不能再现靖康耻之事了! 

    后面的皇帝不是整顿就是图存。 

    老朱在干嘛,这天幕说宝钞不能赚钱,换做是以前的老朱,可是一点好话歹话都听不进去,现在倒是听进去一点了,废除了殉葬禁止裹小脚之后,他就在研究宝钞。 

    天幕说明实亡于财政,说他老朱乱来,他老朱要证明自己在这方面也是行的!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就是海边除了倭寇,真的有钱可以赚? 

    老朱表示怀疑且好奇。 

    咱大明总不能做华夏的罪人,再被后世说什么闭关锁国,错过了崛起的机会,不如那些个怪头发怪眼睛的洋人吧? 

    除此之外,抠抠搜搜的老朱也开始叫人研究粮食,最重要的就是研究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