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土改

    朱清谷的话一说,直播间里一下子就又是密密麻麻的括号了,甚至盖过了机器人发的弹幕。m.baijiawenxue.com 

    由此可见这些人是多么迫切了。 

    因为朱清谷回答问题的时间就是二十分钟左右。 

    有的时候一个问题,有的时候两个问题,如果一个问题占用了太多的时间,那么就只有一个问题,如果是一个问题需要回答的时间不太多,朱清谷还会继续挑选问题回答。 

    他们也算是来了好几遍了,已经明白其中的规律了。 

    那个钟的投影也一直显现在天幕的右下方让他们清楚的看见。 

    (秦·嬴政:不知道要如何发展工业体系?) 

    (明·朱元璋:以后朱姑娘会卖化肥吗?) 

    (明·朱棣:爹,你要咱们能够制造出来的肥料方子不是更加简单直接?请问朱姑娘能够把《天工开物》翻阅一下吗?) 

    之前的《齐民要术》,朱棣自然能够拿得到,但是《天工开物》在他这个时候还没有。 

    宋应星看到自己的《天工开物》被点到,还是成祖皇帝,自然是很欣喜。 

    (明·宋应星:若是天下人有所需,也可随意取用。) 

    宋应星发完这些话,也是摇摇头,如果自己能够把《天工开物》放上去,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北魏·贾思勰:宋小友,贾某也很期待《天工开物》,若是《齐民要术》有所需的,也欢迎朱姑娘翻阅,以供万民阅。) 

    (晋·郭义恭:《广志》自然也是,若是能够和贾先生、宋小友以及天下研究农学之人沟通一番,那便更好了。) 

    郭义恭的话一说出来,可以说是狠狠的戳中不少田头地间老农,又或者是研究农学之人的心了。 

    秦朝时候的农家也一下子就兴奋起来,对儒家子弟说道,“我们农学也不比你们儒派差!就算是千百年之后,在后世还有影子,而你们儒家早就不见影子了!” 

    虽然还有什么仁义礼智信传承下去,但真的信这一套的人已经不多了。 

    儒家的人脸色一黑,根本也没有办法来反驳。 

    同宋应星、贾思勰、郭义恭一样公开自己典籍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说郦道元、李时珍等等。 

    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名声,更多的也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 

    只是可惜天幕不能上传他们的典籍,要不然朱清谷就可以看到很多失传的典籍了。 

    朱清谷只能努力直播,争取让系统升级! 

    “谢谢大家愿意授权,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用一些时间来翻阅,让大家都能够看见。”朱清谷先是肯定了他们的做法,然后又把话绕到了正题之上。 

    “接下来我们就要提问了。” 

    这个时候发送弹幕的人反而更多了。 

    都是想要卡时间点被朱清谷抽到的。 

    系统随意的抽取了一个问题,就这样展现在天幕之上,用着硕大的字体还有足够亮眼的颜色来标注。 

    (宋·范仲淹:请问朱姑娘,后世是如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范仲淹! 

    朱清谷一看到这个名字也是眼前一亮。 

    这位也是大佬。 

    朱清谷回答问题的态度也打算审慎一些。 

    说到土地,她第一时间就是想到了历史书上学到的土地改革。 

    系统马上搜寻了部分资料,展现在朱清谷面前,供朱清谷选择。 

    朱清谷略微扫了一眼,心里也有一些数。 

    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天幕下的许许多多人一看是文正公的发言,也一下子就振奋了起来,现在天幕之上还有密密麻麻的弹幕,基本上都是在和范仲淹问好的,前面这么多回的人的提问,都没有范仲淹这个之后提问来得让人激动。 

    宋朝之前的人则是很好奇,这个范仲淹有这么让人敬仰吗? 

    为何这么多人向他问好? 

    “这位范仲淹一定是一个能臣、干臣了。”李世民也颇有兴趣。 

    也有不少人和李世民是一样的看法。 

    其实是因为天幕出现了之后,朱清谷说出来的事情让大势有一些改变,让更多的人对华夏文明有认同感,对文明做出了贡献,也因此更多的人产出了点数。 

    有了点数肯定就想要在天幕上唠嗑唠嗑。 

    能够发弹幕的也就是这么短的时间,所以就造成了天幕之上很多弹幕,密密麻麻的景象。 

    对于范仲淹也有人褒,也有人贬的,就算是钱也不是什么人都喜欢。 

    “范先生你好,关于土地兼并这个问题,我也只能够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