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 第38章 张亮出兵掸国

第38章 张亮出兵掸国

    孟定听到张亮的话后,被骂懵了。m.mankewenxue.cc他虽然是个蛮人,但他不是个傻子。他能当上蛮族首领,自然也是有头脑的。



    他能听清,对方虽然是在威胁自己,但对方更是在劝降自己。



    他也感受到了,张亮身上的杀意,如果自己一旦拒绝,那么自己的人头恐怕就会立即落地。



    他犹豫了,良久,孟定开始用汉语问道:“如果我等归顺,请问皇帝陛下,如何对待我们?”



    张亮没有任何犹豫,当即说道:“撤出深山,依山傍水建立村落,除狩猎外,还要学习耕田纺织。



    而且还要说华语,写华字,讲华夏礼仪。以后各部从商、从工皆可,若学有所成,为官也不是不可。”



    孟定闻言愣了,对方非但没将自己族人当奴隶,还给了他们容身之处,并且自己族人还能学习华夏文化,而且以后还能当官。



    孟定连忙跪下,拜道:“南人孟定,愿率永昌郡蛮族各部族,归顺皇帝陛下,终生不再反复。”



    张亮大喜,永昌郡这下彻底平定了。张亮写了一封书信,和一沓资料交给一亲兵。让其跟随运粮队回江州,交给阎忠。



    然后张亮率领大军,前往永昌郡治所不韦县。半个月后,张亮终于到了这座由秦相吕不韦命名的不韦县。



    张亮进城后,得知永昌郡郡丞吕远等人因不归顺孟定,被其关押后,将他们释放出来。



    张亮跟吕远一番交谈后,根据对其的印象和言谈举止,任命其为永昌郡太守。



    并得知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吕凯后,心中更是大喜。这孩子以后,可是在刘备殿十四文臣中,仅在庞统和简雍之后,排名第三的存在。



    张亮在府衙,又见了掸国国王兀秃秃,并询问了从永昌郡,去掸国的行军路线。



    张亮看着兀秃秃指的那条路线,不由感慨:后世的滇缅公路,原来在汉朝早就有了啊!



    然后又问了一下掸国的国情和局势,兀秃秃不敢隐瞒,全都说了出来。



    听完兀秃秃的话后,张亮陷入了沉思,掸国境内不止一个兀秃秃说了算,他们是由一个大君长,和无数个小君长组成的联盟国家。



    兀秃秃投降,仅代表他自己,如果兀秃秃投降的消息传回掸国,掸国的那些小君长们先不说。



    只单单一个王庭,就会率先把他踢出局,然后重新拥挤他的儿子,或者弟弟登上王位。



    张亮一阵蛋疼,以为劝降兀秃秃头就等于劝降了整个掸国,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么多幺蛾子。



    难怪诸葛亮在全歼兀突骨后,没有灭掉掸国。原来这是一场持久战,而当时的蜀国国力,和形势也不允许啊!



    而现在,自己虽然后方稳定,可是一旦路线拉长,后勤就会出现困难。



    自己以前想的太简单了,攻这个,灭那个,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一旦付诸行动,就会有太多的问题出现了。



    粮食,这是当务之急。张亮看向兀秃秃问道:“你们国内粮食产量怎么样?”



    兀秃秃骄傲的回道:“陛下,不是我吹,我们国内粮食可以一年三熟,我们国内有的是粮食。”



    张亮闻言一喜,一年三熟,就算是这群人种地产量不咋地,但人家有数量可以弥补。



    现在应该趁掸国人,不知道兀秃秃投降之前,迅速侵入进去,只要占领平原地带,就可以依靠当地粮食,以战养战了。



    可是这需要趁其不备,而从永昌郡攻入掸国境内,只有一条路。



    张亮看着地图冥思苦想之时,忽然看到一个名字:周水,也就是后世的怒江。



    怒江从西藏的那曲,一路下来,一直流入缅甸境内,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张亮看到怒江后,又想起了另外一条江水——伊洛瓦底江。



    张亮通过跟吕远的一番交谈得知,这里以前竟然来过国外的商队。



    几十年前,大秦国(罗马帝国)的海上船队,从缅甸海岸经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两条水道,直接到达云南益州永昌郡,进行商品交易。



    这让张亮看到了机会,张亮急忙招管承和甘宁进了府衙,然后将从永昌郡临摹的几张水路图,和几张掸国地图交给他们。



    让他们二人率领水军,兵分两路攻取掸国主要城市。



    然后,又派出两个预备师,紧随其后,沿途驻守各主要城市。



    张亮率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