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张亮的烦恼

    众人走到一间教室时,从窗外正好听到讲台上一名老师正在讲课。www.czyefang.cc



    此时那名老师正说到:



    “穰县之战,陛下利用水攻,皇甫嵩朱儁所统率的五万大军所剩无几。



    其中,敌主将之一的朱儁更是被洪水所淹没,最后丧命于此。



    此战,我黄巾大军彻底摆脱了汉庭的追剿,粉碎了汉庭再一次企图围歼我豫州黄巾军的计划。



    使我豫州黄巾军军主力部队,能够顺利的进入益州,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众人听后一个个面面相觑,纷纷疑惑的看向皇甫嵩。



    他们清楚的记得,皇甫嵩在当初上奏给朝廷的捷报中,写的是全歼豫州黄巾军主力。



    并且,皇甫嵩当时还把叛贼们的人头,在南阳城外筑成了“京观”啊!



    难道是……



    皇甫嵩看向正在看着自己的同僚们,老脸不由得涨得通红。



    皇甫嵩刚想要狡辩几句,来掩盖自己当初谎报战情、杀良冒功的丑事。



    可是还没等皇甫嵩开口,就又听到那名老师又说道:



    “可是,敌将皇甫嵩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竟然杀良冒功。



    将从穰县至南阳,一路所有村庄的无辜百姓,全部被残忍杀害。



    然后再用他们的人头筑成京观,以此向汉庭邀功。



    而汉庭的昏君,竟然不作调查,就相信了皇甫嵩的谎报,并且对皇甫嵩加官进爵,大加封赏。”



    众人纷纷看着皇甫嵩,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但是,也就是仅仅这个表情而已。



    就好像杀良冒功这件事,原本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以前经常发生一般。



    只是不同的是,以前没有人捅破这层窗户纸。



    而皇甫嵩这次,却被对手给写在书面上的,并且还大肆的宣传。



    皇甫嵩听后则如五雷轰顶,自己杀良冒功的事情,这些叛贼们是怎么知道的?



    而且,竟然连“从穰县到南阳这一路上”,都知道的那么清楚?



    皇甫嵩忽然想到了被俘虏的袁绍……



    嗯,肯定是袁绍那个世家公子哥。



    肯定这小子被俘虏后,受不了严刑拷打,全都招了。



    想到这里,皇甫嵩怒气冲天,明明是那个臭小子一路上杀得人。



    而现在,他竟然把所有的事情,全都推到老夫身上了?



    正在皇甫嵩暗骂袁绍之时,又听到那个老师继续说道:



    “汉庭的昏聩无能,以及那些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们,视百姓如同草芥,这样的政府怎么还能得到百姓的认可?



    就在我黄巾军在中原失利后没多久,汉庭内又爆发了数次叛乱。



    更加讽刺的是,汉庭自己内部的高官~冀州刺史王芬,更是刺杀了汉庭的昏君。



    直接导致汉庭如今四分五裂,群雄并起,多帝并尊。



    汉庭现在虽然还在苟延残喘,但已经日落西山,无力回天了。



    而我黄巾军,先是入主益州,建立基业,从而形成割据称霸之势。



    然后陛下又亲自统军南征南中,彻底平定南中蛮族各部,使其各部彻底归顺。



    平定南中后,陛下又一路南下,征讨南中南部之掸国、膘国等国。



    成立缅州和泰州,彻底将南部诸国纳入我中华帝国版图。



    并且收纳西部羌族诸部,更得内部世家、百姓和各部少数民族的强烈拥戴。



    此消彼长之下,我中华帝国势将超越秦汉,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强大国家……”



    门外众人纷纷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南中南面那些小国家,被这群“反贼”给消灭了?



    而且还成了华夏民族统治的州郡,这可是不亚于秦皇汉武的功绩啊!



    秦汉以及秦汉以前时代的文人们,他们虽然保守,但并不迂腐。



    这个时代,文人最注重的是文德,而且学习的是君子六艺。



    不像后世文人那般,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知道抱着书本死读书,读死书……



    张亮率领骑兵旅一路马不停蹄的往回赶,终于在垫江城赶上了那些被押送的大汉官员们。



    张亮在看到蔡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