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不渡长夜 > 17. 鹤州·心意难酬

17. 鹤州·心意难酬

    鹤州城一年四季本多晴日,这日下午,长乐本来收拾了小榻,又杀回西南角的院墙边晒太阳。m.yaxuanshuwu.com

    许是连轴几日的强撑,实在太困。

    她睡梦中昏昏沉沉,听着街市叫卖,师姐捣药,竟然睡了四个时辰,在这种情况下起来时觉得肩背温热。

    醒了醒神,耳边是淅淅沥沥的雨声,下榻时也发现泥土微软。

    看起来这毛毛小雨飘了有一阵儿。

    长乐抬眼往小榻顶上看去,不知何时罩了把大油纸伞。

    有一小半的伞面横架在两面墙的夹角之间,剩下巨大的伞面正好罩住她的床榻,遮住了绵绵细雨的纷扰,因此才没将她飘醒。

    她微愣片刻,伸手将伞取下来。

    回忆熟睡那会儿,依稀是听见一声很轻的竹子锤墙的声音,想来是这个人放伞时,伞柄碰墙发出的。

    这竹伞极大,囫囵数一数,大约有六十根伞骨,细如针,极其轻巧。

    油纸伞面遮盖下几乎能站四五个人,伞杆却纤细秀美,通身都是竹子修出的,她不费丝毫力气就能擎住,伞柄握在手中像玉一样光滑细腻。

    即便没看到伞柄镂纹的“昭天楼”三个字,也知道是谁的。

    她往东院处走去,果然没几步路,见那长廊中亮了盏小琉璃灯在等人,如萤火点点。

    手持着灯的那个人,穿了一身天蓝色云纹长衫,清澈而温柔。

    那个人站起身,有些紧张地清了清嗓子,却没说话,只亮着一双星辰亮光般的眸子,定定看着她,等着她先讲。

    “这伞是你的,还给你。”

    贺兰澈笑着接过,一身傻气。

    手中的莹灯轻轻漾来漾去,他跟在长乐的身后,问道:“今日没有吵到吗?”

    “没有。多谢了。”

    他又追着过去,往前多跑了几步,“我们顺路,回去的路上我给你点一盏灯,今天落雨转阴,云又多,看不到月亮,怕昏路摔着……”

    长乐微微放慢了些脚步,默许他跟着,就这么走了一条长廊。

    空气安静得有些可怕,雨点也从棉针落成了竹桶倒豆子,长乐问他:“几时开始下的雨?”

    “接近诊堂关门时候,我……我看你睡得沉,就想着雨不大,撑把伞,或许还能多睡一会儿。”

    她不知道,贺兰澈那傻子早早见晴天转阴,怕要下雨,就想给她撑把伞,特意从角门绕到街市上,用轻得像穿针的功夫翻上院墙,才将这把伞搭在檐角,还没有吵醒她。

    补够了觉,她心情不错,也趁着长路和没话找话的贺兰澈聊起天来。

    “这把伞也是你自己做的吗?”

    伞虽精美秀气,伞面却画了墨葡萄,一股仙风道骨,颇为写意。

    贺兰澈则一向工笔精细,偏爱气韵明快的鲜艳画,和这伞上的风格大相径庭。

    “这是我二伯的出物,他当年一口气造了十二把,葡萄、纱柰、荔枝、寒瓜……逢人便送,不值什么的。”

    贺兰澈歇了口气,又说道:“你要退还我的礼物中就有一把,只是要比它小些,你若是喜欢的话,平时出门备着,可好?”

    长乐想了想,药王谷常年下雨,她记忆里是有一把小伞,也不知是哪一年被贺兰澈寄来的,在一众珍宝中不算得稀奇,收到便被辛夷师兄压箱底了。

    她转了个话题,巧妙地问:“你二伯,便是江湖上传闻的那位‘闲敲先生’吗?”

    “你也知道他?”

    贺兰澈有些惊喜,立刻又捡起昭天楼那套“坦荡真心”的家传开屏理论,自顾自跟她介绍自己家的一切来。

    贺兰棋,昭天楼五行掌门之中排行第二,掌木系大楼,虽然为人木讷,却极擅奇门机关、伏兵阵法,对弈与做手工两大爱好只是顺手,早年访仙山修道,至今单身。

    当年昭天楼受邺城托请,派出贺兰棋从西域前往邺城务工,他以弈喻兵,排兵布阵,被邺城尊为第一大军师。

    因为他的缘故,又请了贺兰澈的父亲贺兰池来邺城一同谋事。因此贺兰澈才从小到了邺城生活,与季氏两兄弟关系紧密。

    其实有关于他二叔的事迹,很早以前长乐就在他的来信中看过了,只是此刻故作不知,以从未看过信的姿态,耐心听他再讲一遍。

    昭天楼是晋朝的门派,虽建在西域,水木两系却常年扎根邺城,其实晋朝多有不满。

    金火土三系一直想召回那两兄弟。

    近年来,更由于邺城和晋朝有些针锋相对的意味,江湖中对这位“闲敲先生”生出许多微词。

    比如说他“老谋深算”、“心机深沉”,连长乐都有耳闻。

    只是在贺兰澈口中,这位二伯十分儒雅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