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 绞缬

再对折找到中点,然后退回第一次折叠后的模样,闭合侧边一脚提起至中点向开口延长线再反折,另一侧做同样动作,沿延长线对折成三角形,开口两侧反折形成30度扇形,在扇形面上画几条w,从扇形角折叠至线,用细绳捆紧固定,反复操作。

    林管事眼瞅她手上不像样的手帕欲言又止。

    李安意将扎好的布缓慢放进染料,浸泡。

    桃芝没耐心,不禁嘀咕:“小姐干什么,稀奇古怪?”

    “三炷香之后就知道了。”李安意捞起布,晾晒。

    林管事默默点燃香。

    三人站在院内不言不语。

    星星点点火光亮起,一缕一缕白烟飘起,尽情舞蹈扭动,晃神间,香见底。

    七月末秋老虎,下午温度高,手帕很快晾干。

    李安意将未脱结之物放入清水。

    桃芝已经放弃说话。

    ‘咔嚓!咔嚓!’

    李安意剪断细绳。

    林管事不知,这一剪犹如剪开绑紧礼盒的彩带,盒内是锦绣布庄声名大噪,火遍盛京——他毕生夙愿。

    手帕平摊在漆黑木桌上。

    林管事和桃芝张大嘴,呆若木鸡。

    白色樱花卧于蓝色深海,花尾浸入蓝海泛着雾蓝,花瓣间插入深浅不一的蓝,蓝白相衬,仅二色却称得上改头换面的方帕静躺,宛若一位异域美人冲击身心。

    白皙双手捻起樱花手帕举过头顶,李安意细细查看,双眼逡巡,不放过一丝一毫。

    桃芝大叫:“魔!术!”她曾与安意在元宵节阅过异域人喷火杂耍,现在的方帕变化有过之,无不及。

    身为布庄的管事,林管事自然看出此间门道,但以商人的眼光,他想得更多更远。

    早知结果的李安意自然不会有二人那样失色,她凝视方帕,眉心微拧。

    林管事瞧见李安意蹙眉,瞬间冷静“可是有什么不足?”

    此为现代人熟知的扎染,古称绞缬,唐人谓之“撮晕缬”,一种传统防染印花工艺,扎染染色工艺操作简单,用料易于寻找,且多样的扎法产生不同纹样。

    李安意的外婆                                                是少数民族,精通绞缬技艺,幼年的她经常跟外婆学习扎法染法。由此,她最先选择用简便又富于变化的绞缬开辟一片天地,只是这里没有现代固色剂,加上她不确定盛京是否存在绞缬,所以她才藏藏掖掖,一旦林管事言明,她就转换它法。

    李安意犹豫道:“无固色之物,恐怕会脱色。”经过适才观察,她发觉方帕到底和前世成品具有差别。

    其实还有一些缺点李安意未表明,如染液浸润影响纹样清晰度、硬度过大的织物无法使用绞缬、扎绳松紧粗重之类。

    林管事毕竟是此中行家,李安意打算把问题交给他,自己牵个头就行。

    两人就这缺点商讨半天,顺便研究各类扎法,桃芝玩着新法不亦乐乎。

    “这方法小姐为何会?”林管事猝不及防一问。

    李安意早就准备好答案,脸不红心不跳说:“曾在几本游记杂文上读过。”

    她不信这个时代无绞缬染衣之法,或许处在偏僻之地,无人发掘,而自己只是将绞缬提前拿出。

    林管事及时打补丁,了然点头,轻快说:“确实听老爷念叨过,南蛮人有不外传染衣之法。”

    李安意深感欣慰,然而,她明白这只能是一时之计。

    未时末,夕霞染红天边,余晖遍洒。

    来福跑来催,李安意主仆准备回府。

    桃芝手捧樱花手帕,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

    林管事拍胸保证,“小姐先回,老夫承诺完成任务。”

    李安意提醒,不放心说:“赶在荷花宴前制出”

    林管事霎时间明白她的意思,维持不住脸上神情,狂喜道:“小姐……”

    “三日后,我再来。”

    李安意留下这句话,离开锦绣布庄。

    ***

    沈府博海院

    桃芝宝贝似的摸了摸怀中的樱花手帕,爱不释手。

    “你喜欢?送给你。”李安意手捧书卷,眼不眨说。

    桃芝连连摆手飞快说:“不行,不行,小姐亲手做的东西,怎么能给奴婢,再怎么说也应该给姑爷。”

    “哎呀!都这个时候,小姐未用膳,不知大厨房还有饭菜吗?奴婢去问问。”

    桃芝兔子一样地跑离博海院。

    沈澹一踏入寝室,就窥见美人持卷浅笑盈盈的胜景,他垂首隐藏自己失神面容,内心却如狂风过境,久久未能止息。

    望见沈澹进来,李安意收敛神色,不自在询问;“可查出是何毒?”

    “鹤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