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印记’作为主题,展现学生时代的文学感悟。”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然而,周曼的反应却出乎她的意料。“‘青春’这个主题太宽泛,没有吸引力。”周曼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否定,她甚至没有给程婉清进一步解释的机会。“新人先学会听,别急着表现。”她的话语像一盆冷水,浇灭了程婉清心中的热情。
会议室内的气氛突然变得尴尬,其他成员的目光在程婉清和周曼之间游移,没有人说话。程婉清感到自己的脸颊发热,她低下头,心中充满了失落和自我怀疑。她开始质疑自己的创意是否真的不够好,或者是否自己真的不适合这个社团。
会后,李萌追上了失落的程婉清,她气愤地说道:“明明是个好点子,为什么她总是对新人这么苛刻?”李萌的眼中充满了对程婉清的支持和对周曼的不满。
程婉清轻轻摇头,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可能是我考虑得还不够周全吧。没关系,我会慢慢融入的。”她试图用微笑来掩饰自己的失落,但她的眼神中仍然透露出一丝迷茫。
在回宿舍的路上,程婉清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知道,这次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她需要从这次经历中吸取教训,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团的需求和成员的期待。
程婉清带着一天的疲惫和复杂的情绪回到了宿舍。宿舍里,李萌正敷着面膜,张薇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而刘思琪则坐在床边翻阅着书页。她们各自忙碌着,但当程婉清推门而入时,她们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她身上。
“今天怎么样?听说你们文学社要办展览了。”李萌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透过面膜显得有些模糊。
程婉清叹了口气,坐在自己的床边,开始向室友们讲述今天的经历。“我只是想为活动出点力,但似乎没能打动社长。”她的声音低沉,透露出一丝挫败。
李萌拿下面膜,露出了关切的神情:“你别太在意,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规矩和节奏,慢慢来。”
张薇转过身,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戏谑:“慢慢来吧,等你熬到老成员了,就可以对新人说同样的话了。”她的话让宿舍里的气氛轻松了一些,程婉清也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刘思琪放下书本,她的目光温和而坚定:“这可能是锻炼你耐心和韧性的过程,坚持住就好。”她的话让程婉清感到一丝温暖,她知道刘思琪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她力量。
程婉清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室友们说的是实话。她开始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室友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插话,给予她建议和鼓励。她们的对话在宿舍里回荡,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李萌建议她多观察社团里的老成员,学习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张薇则提醒她,每个成功的人都经历过挫折,关键是要从中吸取教训。刘思琪则鼓励她继续坚持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总有一天会得到认可。
在室友们的安慰和鼓励下,程婉清的心情逐渐平复。她意识到,尽管今天的经历让她感到失落,但这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她决定不让这次挫折影响自己,而是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夜深了,宿舍里的灯光渐渐熄灭,程婉清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她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将带着新的决心和勇气,继续在文学社的道路上前行。
第二天,程婉清带着室友们的鼓励和自己的新决心,早早来到了文学社的活动室。她的目光更加专注,她开始主动观察老成员们的工作方式,试图从中学习如何更有效地为社团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注意到,老成员们在讨论活动方案时,总是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他们的逻辑严密,每个论点都经过深思熟虑。程婉清默默地记下这些讨论的要点,她意识到,这些正是她需要提升的地方。她开始尝试模仿他们的思考方式,每当遇到问题时,也学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在写作时,老成员们对文字的精雕细琢也让程婉清印象深刻。他们对每一个词句都反复斟酌,力求表达得既准确又生动。程婉清意识到,文学不仅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对语言的精准把控。她开始在自己的写作练习中,更加注重文字的选择和句子的结构。
与此同时,程婉清也没有忘记继续整理社团档案。她将那些经典案例整理成笔记,试图从中提炼出灵感。她发现,每一次成功的活动背后,都有着精心的策划和无数次的修改。这些案例让她对活动策划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她对文学社工作的热情。
在观察和学习的过程中,程婉清逐渐意识到,每个老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经验,这些都是她可以学习的宝贵资源。她开始主动向他们请教,无论是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