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的活动室内,墙上挂着几幅鼓舞人心的文学名言,书架上摆满了各类文学作品,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m.dermstem.cc社员们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桌上摊开着即将付印的创刊号稿件,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最终的版面设计。徐凯的目光在屏幕上来回扫视,他的手指轻敲着桌面,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这里的字体感觉还不够突出,标题能不能再加粗一点?”徐凯提出了他的看法,他希望创刊号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程婉清微微皱眉,她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低头沉思。她知道,加粗标题可能会让版面显得拥挤,但同时也理解徐凯追求视觉效果的初衷。“加粗会不会显得排版太拥挤?不如试着留一点空白。”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语气中透露出对设计的敏感和对美学的坚持。
李萌从一旁的椅子上直起身子,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轻松。“我觉得程婉清的建议不错,留白会更有艺术感。”她补充道,她总是能在紧张的工作中找到轻松的一面,这也正是她在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原因。
大家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都在无声地同意这个方案。他们迅速地调整了版式,标题的字体虽然没有加粗,但通过调整字号和周围空白的布局,使得整个版面看起来既清晰又具有吸引力。
周曼此时走进活动室,她的目光锐利,一眼就能看出版面设计的优劣。她环顾了一圈,点了点头。“很不错,排版整体清晰简洁,最终调整完成后,明天交印刷部。”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但也透露出对团队工作的认可。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李萌小声对程婉清说:“看吧,你的意见越来越受重视了。”程婉清微微一笑,她知道这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每个人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
随着最后的细节被敲定,创刊号的最终稿件终于尘埃落定。社员们收拾起电脑和稿件,准备离开活动室。 程婉清和李萌并没有随着其他成员的离开而离去,他们决定留下来进行最后的排版检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窗外的校园渐渐沉寂,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李萌靠在椅背上,打了个哈欠,她的眼睛在电脑屏幕的蓝光下显得有些疲惫。“程婉清,你怎么不觉得累啊?”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戏谑,但更多的是对程婉清精力的佩服。
程婉清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动,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这种时候,累也是值得的。”她的声音平静,却透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紧张。她知道,创刊号的成功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他们向全校展示文学社实力的第一步。
李萌叹了一口气,她知道程婉清的坚持是有道理的。她站起身来,伸展了一下僵硬的四肢,然后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你认真起来,真的让人没法偷懒。”她半开玩笑地说,但语气中却充满了对程婉清的尊重。
两人继续工作,程婉清仔细检查着每一页的排版,确保没有错别字,图片和文字的对齐完美。李萌则负责最后的校对,她的眼睛在文字间快速扫描,寻找可能遗漏的错误。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活动室内的时钟滴答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努力计时。两人偶尔交换一下意见,讨论某个细节的处理,但大多数时间都是沉默的,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翻页声在室内回荡。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深,星星开始在夜空中闪烁,而活动室内的灯光依旧明亮。程婉清和李萌的身影在电脑屏幕的光线下显得有些孤独,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当明天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他们将交付一份凝聚了他们心血的作品。
终于,在凌晨的某个时刻,程婉清满意地合上了电脑。“完成了。”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和自豪。李萌伸了个懒腰, 笑容在疲惫中显得格外灿烂。“我们做到了,程婉清,我们真的做到了。”
两人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程婉清在关灯前,又回头看了一眼桌上的电脑,那里躺着他们一夜的成果 。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文学社活动室的地板上,程婉清和李萌带着一夜的努力成果,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学校的印刷部。他们手中抱着的不仅仅是一份排版文件,更是他们无数个日夜辛勤工作的结晶。
印刷部位于学校图书馆的地下室,那里总是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气息。程婉清和李萌推开门,印刷部的老师——一位年过半百、经验丰富的老印刷师——正戴着老花镜,仔细校对着一份文件。
“老师,我们来交付创刊号的排版文件。”程婉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她将文件递了过去。
老师抬起头,接过文件,他的眼神中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