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寻墓神兵 > 第74章 中卷定墓位

第74章 中卷定墓位

天象或风水基本上确定不了墓穴具体位置,可以靠测道、摆道、算道来锁定墓穴位置。

    测道:形微动,可查痕,山川河流发生变化一定会留下痕迹,寻着痕迹经测后,可以还原其原始的地态地貌,微动的情况下,还原起来并不困难。

    一般采用对比测、丈量测两种方式进行遐想式和绘图式还原,原貌还原之后,便可运用第一层面的天道、地道、看道,来锁定墓穴位置。

    摆道:此摆道,重点在于“摆”字,从古至今兵家最擅长于战防布局和沙盘推演,但凡出兵必先做好地标,以观地势或标明兵塞要地,再依据地形进行兵力推演。

    那么定墓位来说,形微动的情况下,若地形辽阔或复杂不易完全现场实勘,便可采用复位方式进行摆列还原,大大缩小现场比例,一般用沙土堆积作模型,再运用第一层面的天道、地道、看道,来锁墓穴位置。

    算道:所谓算道,是继测道和摆道之后的一种方式,古有观星象测卦的方法,后至延续出了很多种打卦法,包括算吉凶、算运势、算命等等;

    此算道没有那么悬乎,在形微动的情况下,算是兼得了测道和摆道前面两种方法。

    算,顾名思义即是核算,计算、计数的意思,但是,此算道并没有准确之概,只能由大约、粗略为主,来核算墓穴的基本位置。

    重点以目观、手比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举例来说,举起右手大拇指,用左眼和右眼交替观察目测物和右眼观察目测物,通过目测的两点距离乘以十倍,便是目标的大概距离。

    手指及目测一般距离为两公里至四公里,并且要有已知的参考物做为参考,比如树木、房屋等已知的物体。

    这项技能多用于行军或炮兵居多,不过做为野战军的我,此项技能算是比较熟悉,虽是熟悉也仍然有一定的误差,最多误差在两百米左右,一公里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五十米。

    所以算道之上再运用天道、地道、看道一起,即可锁定墓穴位置。

    第三个层面,形巨动,无可塑,面宽变窄即可定;

    定墓位,前两个层面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些,重点就是后面的这两个层面。

    形巨动,意味着原始环境已变,墓穴中大概率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流出地表或是土地被颠覆,重塑之形便无可用。

    此层面重点为大面排除法和缩小法及对比法,重点运用收道、活道、闻道,来锁定墓穴位置。

    收道:为什么收道不在寻墓源中呢,因为年代不同,八十年代之后基本上此法已无太大效果,后期基本上家中有物有宝不外露,所以收道的方法可重点用于定墓位。

    收道的角色分为三种:一是散收,二是大收,三是官收,重点要以当地条件为基础。

    散收:在农村来说,相对较多,小时候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村头路口吆喝或者登门收宝,这种方式范围太大,不易快速获取信息,但若遇山村偏野之地,此法可行。

    大收:进行搭台献艺方式,聚拢人群,再笼络收宝,此法要有人配合,提前找好配合人员,附合搭台收宝者,有配合人员的假动作,才能让真正有宝之人放下戒心。

    官收:以政府或村干部引头为平台,用有偿上缴及补偿上缴的方法,倡导有宝人员献宝。

    那么收道,重点是见宝,以宝为线牵出其出宝原因、从而探知方位、地点,缩小范围,即可定墓位。

    活道:形巨动,天不翻,则地覆,地下墓穴封闭太久则会产生封闭气体,包括土壤也会因此受到变化,周边动植物的生长及生死变化。

    比如墓穴土地的翻动,土层结构不同造成周围无虫无蚁,反之则虫蚁巨毒之物;绿树植物丛阴茂盛或黄萎枯烂等不同寻常的迹象,通过相互对比必成鲜明,那么墓穴位置必在其之下。

    闻道:上述形巨动,天不翻,则地覆,土地翻动,地下的阴晦土壤会翻至土地表层,或墓穴中的石块翻出,常年累积的阴晦之味有其特殊。

    盗墓也好,考古也罢,通常所用掘土工具以平铲、工兵铲、洛阳铲、撅锄、齿耙,等等,其中洛阳铲最为出名,此铲呈半筒圆形类似于瓦筒状,便于钻土取样。

    墓穴因地形而翻动,那么土层变化基本为翻动式,墓穴的土质除了有土层变化可详查之外,更有淡淡的阴晦腐臭之味或是淡淡肥田之气,分别取土样进行尝、闻分辨对比,即可辨别墓穴位置。

    第四个层面,已无形,看无痕,辩无貌,观死听笑便知晓;

    墓穴表层无貌无形无痕无参考,此层面亦难亦简,最起码已是经历过形巨动的层面,无太多参考信息,简单来说墓穴了无痕迹的深埋于地下。

    前面所述甚多,墓穴处于地下,也可理解为地下有一处空荡无人之地,且空间巨大,以此寻法,可通过听道、惧道、无道,来锁定墓穴位置。

    听道:此听道,重点在于听,此听非打听,小原理隔板敲打和板后贴墙敲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