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商贾之子又如何

    此时,一旁的常明清适时开口,带了几分试探之意问道。m.chunfengwenxue.cc



    “既然秦公子有幸拜入先生门下,不知先生可愿透露一二身世?毕竟,秦公子初次得见,怕是并不知晓您的来历罢?”



    李太傅闻言,略微沉吟,随即悠然一笑,目光与常明清交汇,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今日,老夫只是一闲散老人,何须以名衔压人?真才者,当凭真本事行天下。”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秦贺。



    “贤徒,你可愿如常行路,不倚身份,只凭学问与志气扶摇直上?”



    秦贺微愣,随即恍然,心生敬意,双手再度作揖道。



    “学生愿听老师教诲,以真才实学立足,自当不辱师门声名。”



    “好一个不辱师门!”



    李太傅哈哈一笑,目光罕见地带着几分豪情。



    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学子挤出人群,施施然走上前。他迟疑地看着李太傅,眼眸中隐含惊讶,最终拱手说道。



    “敢问这位老先生,莫不是当朝鼎鼎有名的李太傅?”



    李太傅抬眼打量谷铭一番,淡然作答。



    “朝中之事已是过往。老朽今日只是一介学究,赏诗悟文,谈何太傅之名?”



    那学子闻言略显局促,随即谦声道。



    “太傅谦逊。但后学多年仰慕您的大才,今日得见,当真三生幸会。后学虽才疏学浅,但天性好学,愿立下苦修之誓,只求太傅不弃,收我为徒!”



    李太傅眉心微动,目光如清风扫过那学子一身,深邃难测的神情毫无波澜。



    他缓缓抬手,示意学子起身,语态平和却透着几分意味深长。



    “年少人好学是好事,但世间学问千般,不必拘泥于拜师一途。老夫观你心志尚浅,尚未参透书外之道,若强行入门,未免有悖本心。”



    那学子闻言大急,连连摆手道。



    “太傅明察!在下虽不才,却愿以一腔热忱追随先生左右,日夜精勤学问,绝无丝毫懈怠之心。学生自问各方面不逊于旁人,您肯收一商人为徒,为何竟不肯收在下呢?!”



    此言一出,周围气氛顿时一滞。



    围观的士子纷纷屏息,投来惊异目光,暗暗揣度太傅的态度。



    更有几人对学子话中‘商人’一词颇感不妥,却不敢贸然插嘴。



    李太傅并未动怒,反而抬眼微微一笑,目光如湖水般平静。



    “为何不收你?倒是为何不问问自己,何以与他不同?”



    学子一怔,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他愣着片刻,仍不死心地说道。



    “太傅教诲深远,可学生终究不明白自己输在何处。难道在下的学问、志气还比不过一介……一介商贾之子?”



    他始终不肯将那个词吐出口,似带几分轻蔑,又带几许骄傲。



    李太傅闻言轻轻叹息,摇了摇头,语气稍稍沉重了几分。



    “老夫择徒,从不以出身论高低。若贤才确有其志,老夫自当不吝授学。但我观你一步即生怨、两句便带妒。你轻他商人之子,却未见他抛弃背景、只求赤诚向学的心。此何谓‘士’,何谓‘志’?”



    这话如一道惊雷,与之同行的几字犹在耳边震颤。



    “你有才,却无志。你有心,竟生妒。如此根器,纵拜门下,老夫收之,又能如何?”



    那学子面色瞬间惨白,像被重锤击中。他下意识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嘴唇颤抖,似要辩解又不能。



    面上红白交错,相当狼狈。



    场中其他士子听闻,亦有人低下了头,纷纷开始自省。



    李太傅立起身,背负双手,缓缓转身,负手留下一句。



    “心性未展,不问新时代学道为何。学海无涯,何妨多问己之根浅深?”



    他步履从容,似未再置他言。



    那学子注定尴尬立于场中,双拳握紧,瞬间后悔刚才的一时话失。



    秦贺却冷眼旁观,心中隐约对李太傅的洞悉与宽容更添几分仰慕,目送老者步入远方。



    ……



    柳子默与周子昂眼见败局已定,脸色灰败,正欲脚底抹油开溜。



    却被秦贺拦在了去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