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冬日·跨年

    “我想做个猫窝,天太冷了,钻车底下不行,我看天气预报,过两天还要下雪。”

    杨昭再次打量着这个箱子,发现陈铭生在侧面锯开了一个小洞,应该是小猫的进出口,“做好以后放哪?”

    “就放单元门里面,比外面暖和。”

    “你悠着点,别太累了,我来帮你吧。”

    听到杨昭的回答,陈铭生抬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真的?”

    “嗯。”杨昭点点头。

    “那你帮我找几件你不穿的旧衣服,我给里面垫一下,这样更暖和。”

    “行。”

    过了一会儿,杨昭找了一个自己不穿的栗棕色摇粒绒套头衫,“你看看这个行不行。”

    陈铭生从地上站起来,扶着墙跳了一步,他摸了摸毛衫绒绒的质感,点点头,“这个很适合。”

    陈铭生想了一下,然后撑着拐杖走到阳台一角那个可以晒到太阳的摇椅上,把晒得有点变色的抱枕拿过来,递给杨昭,“把这个抱枕拆了吧,然后拆出来的棉花塞到两个袖子里面,然后绕着缝起来,就行了。”

    杨昭一脸问号,“什么意思?”

    “你先拆,等会我演示给你看。”

    杨昭很认真地站在阳光中,一丝不苟地拆抱枕,就像一个小学生在认真做算数,陈铭生看着她认真的样子,觉得有点可爱,他走到餐桌边上,给她搬了一把椅子,“坐着,慢慢拆。”

    “嗯,谢谢。”杨昭一屁股坐下,头也不抬。

    杨昭拆完抱枕,低头看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的陈铭生,

    他在很专心地打磨木头边上的毛刺,杨昭忍不住亲了他的脸颊一下。

    “拆好了?”

    “嗯。”

    陈铭生把抱枕里面雪片一样的棉花一把一把抓出来往袖子里塞,“像这样塞进去,衣服里面也塞满。”

    杨昭学着陈铭生的样子把抱枕里面的棉花均匀地塞进衣服里面,她低头看着蹲在阳光深处的陈铭生,阳光中,他微微含胸,澄澈的眼睛虔诚地盯着手里的木头箱子,他不像在做猫窝,就像在修复贵重的艺术品。陈铭生浅浅的身影,在阳光下映出一个素描画一般的轮廓。

    杨昭把塞好的衣服举到陈铭生面前问:“然后呢?”

    陈铭生笑了,他探着身子看了看客厅的挂钟说:“然后……先吃饭,等下午再做。”

    陈铭生扶着阳台的墙,他坐的小板凳有些矮,用了两次力,却没站起来。杨昭很自然地伸手拉他,然后把拐杖递过去。

    “中午吃啥?”

    “涮羊肉,我都弄好了,端出来就行了,”陈铭生在杨昭毛绒绒的头发上狠狠地揉了一把,然后很宠溺地笑,“我早上买那么多涮羊肉,你都没看到?”

    “没注意。”

    陈铭生无奈地摇摇头。

    杨昭从厨房端出来陈铭生准备好的高汤,高汤中浮动着粒粒色泽鲜艳的枸杞和翠绿的小葱,开火通电,两人在餐桌上吃热腾腾的涮羊肉。

    切成薄片的羊肉,色泽红润、纹理清晰,放入滚烫的汤锅中一涮,立刻变了颜色。陈铭生拿着筷子给杨昭夹烫熟的羊肉。杨昭把羊肉在麻酱的蘸碟里面滚了一圈,然后优雅地拿筷子送入嘴巴。

    “怎么样,好吃吗?”陈铭生举着筷子问。

    “好吃。”杨昭拿餐巾纸擦了一下嘴角,“冬天吃羊肉好驱寒。”

    陈铭生继续在锅里烫羊肉,然后不紧不慢地跟杨昭唠,“要说吃羊肉,还是要去西北,西北的羊肉最好吃,我们老家,有超级好吃的红柳烤羊肉,你吃过吗?羊肉不是穿在铁串子上考,是穿在红柳枝条上烤的。有这么长。”陈铭生说着比划出自己小臂的长度。

    “这么夸张吗?”杨昭笑了,“为什么穿在红柳上烤,有什么讲究吗?”

    “红柳其实是一种生长在西北的灌木,它的树枝很有韧度而且富含水分。在烤羊肉的时候,就能一直保持热度。更重要的是,红柳枝在剥皮后会分泌出一种黏稠的汁液,烤的过程中会渗透到肉里,可以中和羊肉的膻味,烤过的羊肉吃起来还有一种果木香气,就会很好吃。”陈铭生边说边比划,讲得眉飞色舞。

    杨昭夹着涮羊肉的筷子悬停在空中,“陈铭生,你好烦,现在涮羊肉已经不香了。”

    陈铭生笑了,他继续给杨昭夹菜,“有机会,带你去尝尝,我们西宁有条老街,叫莫家街,里面还有很多好吃的,酿皮、青海牦牛酸奶、面片、红柳烤肉……有机会一定带你去逛逛。”

    “行,说好了,一言为定。”

    “嗯,一言为定。”

    伴着氤氲而起的涮羊肉的香,两人继续分享着他们的点滴心情。

    下午,杨昭没有休息,她给自己煮了一壶咖啡,继续在工作室忙活,看看表,快四点,她准备去卧室看看陈铭生睡醒了没有。

    轻轻推开卧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