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召开家庭会议

更不用说是这边拿山楂当饲料的古代人了,肯定会对此有所好奇。

    沈瑶娣从小没什么主见,自是姐姐说什么她就做什么,满口应承了下来。

    “既是这样,我们今天先去镇上找里正登记一下婚约,顺便给瑶瑶改一下名字。”打定主意后,沈如南把碗洗了就催促两人上路。

    “姐姐,我的名字用了这么多年,为何突然要改。”沈瑶娣抬头不解地看着她。

    沈如南透过她的眼睛,好似看见了千年前受尽压迫的女子,生来的使命便是“迎弟”,可谁又因为她的到来而感到喜悦呢,谁又懂她们身上的背着的大山。

    作为现代人她虽然不用盼望着弟弟的到来,但对于父母她也没有太大的感情。但希望能扭转,哪怕是一部分女子的想法。

    “瑶瑶,姐姐希望你明白,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出生不是为了迎接谁,也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

    沈瑶娣听懂了但又好像没听懂,“所以姐姐给你改名叫沈瑶,取自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之意,往后你只管做你自己。”

    “我们还是喊你瑶瑶的,与之前并无区别。”

    姜文春也似懂非懂,行伍出身的他本来就没读过多少书,但这并不妨碍他觉得这一刻沈如南身上发着光。

    “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大家就别发愣了,早去早回,山上的路也不好走。”沈如南不由得催促了起来,照他们这样大眼瞪小眼还要等到何时。

    收拾了点吃食,说是收拾,其实也就是拿了三个馒头揣在身上,还是前天张大婶送的,沈如南都走到门口了,想了想,又折回来拿了一个馒头。

    三人走走停停,                                                主要是为了照顾姜文春还没好透的腿,终于在晌午之前赶到了镇上,一刻也没敢耽搁,打听到里正家在哪里,立马就赶了去。

    “里正我是来找你登记我的婚事,顺便给瑶瑶改个名字的。”沈如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地说出来自己的目的。

    倒是里正愣了一下,自己当里正这么多年,少有人如此不客气,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了,但见是沈如南,也没恼,这还是当时自己在本镇甚至是本县开创的先河呢。

    “沈家丫头是你啊,这么快就找到如意郎君了,我给你的时限是三个月,不用这么着急,事关自己的婚姻大事,还是要好好拿主意的。”

    里正没想到这才三天过去,小丫头就找到了郎君,就算是为了不搬走,也不应拿自己的终生幸福做赌注啊。刚想开口劝阻几句,就被止住了话头。

    “里正,我已经考虑的很清楚了,他是外乡人流落到此,被我所救,我俩情投意合,才来找你见证的。”沈如南半真半假地说着,里正总不至于闲的去查验。

    “那既然如此,我可就写上了,你到时候不要后悔。”见也劝不动,又见沈如南如此情真意切,只得松口。

    “落子无悔。”

    “等等,我还要给自家小妹改个名字,麻烦你一并改了。”沈如南在话后又加上了自己的要求。

    之前也没发现沈家的女儿如此有魄力,说分家就分家,说嫁人就嫁人,此女以后大有所为啊。里正心里胡思乱想着,却越想越心诧,越想越激动。

    “此女以后可大有作为啊。”待到沈如南三人走后,里正发出了悠悠的叹息。

    “接着我们要去买白糖。”今日规划已在脑海里盘了好几遍,眼下便是直接说出了下面要做的事。

    “姐姐,我有点饿了,可以先吃馒头吗。”沈瑶娣一路上缠住姐姐问了好几遍,或许现在应该叫她沈瑶了。

    沈如南看了一眼姜文春,这一路上他都没怎么说话,也不知是不是被自己的话惊到了,可经过昨晚上那一遭,她明白就算是亲生父母也不会为了你好,还有自己在现代悲惨的教训呢,眼下便是吃一堑长一智。

    虽然自己一开始对他确实有点非分之想,但求人不如求已,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何况还是半路出家的夫妻,这样的关系就更不可靠了。

    “那咱们就先吃饭吧,”沈如南被她磨的有点不耐烦了,也到中午了,三人便寻了一处开始啃馒头,一人一个馒头,还有一个被沈如南悄无声息地放到了姜文春那边。

    “既然吃好了,那咱们赶紧买完回家,今天一天也走累了,正好可以早点回去休息。”

    沈如南仔细观察了一下,很快选定了一家卖白糖的。

    “呦,这不是你那两个妹妹吗,分了家之后怎么沦落到啃馒头的地步了,身上没有子儿就敢来买东西啊。要不小爷看在沈如风的面子上给你们打个对折好了。”

    迎面走来两个吊儿郎当的人,都摇着扇子,动作一样地痞气。

    说话那人沈如南虽不认识,但旁边那人正是自己的哥哥沈如风。

    又听了刚刚那话,沈如南差不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