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溜了溜了

    周知一个刚穿越到七九年三个月的九零后,对这个时代的了解不是很多;



    最多就是从父母嘴里听到只言片语,或是在网上看到一些故事。m.moxiangshu.com



    他那个年代听的最多是还是还手等于互殴、窃贼反诉受害人追赶致残、好心扶人被讹等炒蛋的事。



    周知哪里会相信捅死人不会受到处罚这种事情,后世网上无数案件已经说明了,只要你动手了,总要分担一些责任。



    连忙说道:“映红姐,你等等,你那两下砸不死人,最多就是个脑震荡,致命伤是我捅的这几下。更何况你下个月就要高考了,你要想想你家里。”



    听到‘想想家里’这几个字,李映红停住了脚步。



    她父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兄弟又是个不靠谱的,现在想回城,没有关系的话,只有高考这一条路。



    只要考上京城的大学或中专,就能回去边上学边照顾父母。



    李映红又抹了把眼泪,“那现在怎么办?”



    “映红姐,事到如今我只能先跑了,你把所有事情推到我头上……。”



    李映红声音一下大了起来,“不行,往哪跑?你能跑哪去?咱们去找支书说明情况,这事咱们本就是没有错。”



    周知想了想道:“好吧。我有手电,我去找阎支书,咱们实话实说。”



    李映红连忙道:“我和你一起去。”



    周知哪能让李映红跟着去,胡乱指了指她的胸口。



    李映红低头看看,大半个白生生的胸膛都露出来了,哎呀一声,慌忙伸手掩住。



    抬起头,已不见周知身影。



    只远远的传来一句,“映红姐,先别忙换衣服,那是证据。”



    ……



    周知回到窑洞,先闭目冷静了一会,现在千万不能慌,想想要怎么办。



    脑海里飞速掠过很多想法,但来不及细想,还是先离开这里再说。



    迅速换上黄胶鞋,将洗漱物品塞入军绿色的挎包中。



    又打开箱子找了一套稍好一点的换洗衣物,放在挎包旁。



    对了,还有水壶,取下挂在墙上,绿漆掉了大半的铝水壶摇了摇,还有半壶水,暂时是够了。



    看了眼放在一起的物品,应该没什么遗漏了,手在物品上逐一滑过,水壶、衣物、挎包先后消失。



    临出门,看到桌上印刷着大队抬头的空白信签纸,想起现在出门没有介绍信啥都干不了;



    拿起刚刻好的大队公章,‘啪啪’盖了几页,手往空中一甩,信签纸又消失不见,顺手把印泥也收了。



    打上手电出门,上了往打谷场的小路,前后不超过五分钟。



    李映红见手电筒灯光往打谷场去了,松了一口气。



    几分钟,到了岔路口,周知回头望望,已经看不见李映红,心一横,便岔向村外的小路。



    周知算过,从这里到打谷场,在夜间走的再快也要十分钟左右;



    等找到老支书把事说清楚,也要三五分钟,再加上回来的路,差不多半个钟头就过去了。



    然后李映红久等自己不回,多半会想到自己跑了,便会去找老支书,又是一个来回。



    那自己现在最少有近四五十分钟的时间跑路。



    二十多分钟后,在窑洞口来回走动、焦急张望的李映红没等来周知。



    反倒是屋内胡大成的一声呻吟吓了她一跳。



    李映红脑海里蹦出一个念头,这么久都不回来,周知不会真跑了吧?



    周知现在已经顺着田间小道,连走带跑的到了两公里外,只要再走一两公里就是铁路。



    到了铁路边,往南一公里左右有个六七公里长的大坡,南去的又多是拉煤的重车,爬到坡顶后速度只有每小时二十多公里。



    手脚麻利一点,可以很轻松就爬上去,天不亮就能抵达省城晋阳。



    隔壁宿舍的晋阳知青回家,就是走这条不用买票的路。



    李映红回头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胡大成,咬咬嘴唇,找出背包带,将还处于半昏迷状态的胡大成手脚捆了起来,打了死结,便朝着打谷场奔去。



    老支书头戴旧军帽,披着单衣、左手叉腰,右手一个老烟锅,雄赳赳的站在放映机旁。



    若有不识好歹的小后生想来碰一下放映机,烟锅子就会招呼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