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清点

    周知嫌灯光不够亮、不过瘾,加上一节套筒,霎时两节电筒变成了三节电筒。m.chunfengwenxue.cc



    换上新电池,又换上一颗3.8瓦的灯珠,开灯刹那,整个书房空间里被一片金光充塞。



    金光中的周知呆呆的看着那些金条,身体微微颤抖,口中喃喃念着,“特么的,发达了,发达了……。”



    正常男人根本抵抗不了大笔金子带来的冲击感,犹如女人永远抵挡不了亮闪闪的珠宝带来的诱惑。



    周知就如中魔一般,站了起来,用力搬倒木箱,‘哗啦’一声,将整箱金条侧倒在地上。



    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这些黄金,金条冰凉的触感让他慢慢恢复了些理智。



    随手拿起一条金条,拿起工具箱中的卷尺量了量,金条长约9公分,宽约3公分,厚0.7公分。



    上面压着一个不甚清晰的布币,还有一个头像,也不知是孙的还是蒋的;编号是db1366,成色是99.60,重是10.01市两;



    翻过面来,上面压着铸造厂名和铸造日期。



    这特么真是十两的大黄鱼。



    稍稍冷静的周知开始一边数着数目,一边像搭积木般垒着金条。



    共180根大黄鱼,如果每条都是312.5克的标准重量,应该有……。



    周知抓过张纸,拿起笔算了起来,应该有56.25公斤。



    拉过称体重的电子秤,分作三次称量,却只有55.84公斤,麻蛋,还差了400多克去哪了?



    周知爬起身,看看屁股下是否有遗漏的,没有!



    四周都找遍了,还是没有,电子秤不准?不可能吧?



    又抓起一块金条看了看,却见重量那里写着9.884市两,又看了几条都不足十两,这才作罢。



    抬头四处看了看,想找个可以摆放金条的地方。



    书柜?不行,他怕把书柜压塌。



    书桌?也不行,还要在上面写写画画。



    地上当然更不行,当看到飘窗时眼睛亮了起来。



    周知书房的飘窗窗台尺寸是1.8米长,1.5米宽;



    朝东,很大,当时这个飘窗的朝向、尺寸也是周知选择买这套房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周知把飘窗窗台上那层厚厚的褥子掀开,露出下面的防潮层,把金条搬来飘窗上,开始将金条一块一块平放在防潮垫上。



    谁知全部放完,也只占了90公分长,60公分宽的一块地盘,连四分之一都没铺满,看得一阵泄气。



    玛德,飘窗太大了。



    不,是金条太少了,可惜没挖出有更多的金条。



    亲爹说的几百条大黄鱼,有点不靠谱啊,一百多也能算几百吗?这算术是学校烧锅炉的大爷教的吗?



    想着,周知干脆躺倒在铺好的金条上,很凉快,就是有点硌。



    周知摇晃着腿,惬意的躺着,想道:‘总有一天我要把金条铺满飘窗,不,至少要铺三层,然后在上面睡觉。’



    爽了一波后,周知爬了起来,把厚褥子又垫了上去。



    来到那两个蓝布包前,伸手就想拿起一个布包,忽然想到亲爹说当时把青花梅瓶摔了,顿时小心起来。



    这个书房一直跟随着他,似乎是在另外一个空间,但还是存在重力的。



    看了看两个布包,一长一圆,长的这个里面应该是那永历青花梅瓶,圆的就应该是宣德炉了。



    找到长包裹的绳结刚想解开,谁料稍稍一使劲,布带就断了,再用力一搓,布带应手而碎。



    包裹着梅瓶的布也朽了,难怪当时会摔碎了。



    小心打开布包,露出一个三四十公分长的青白色花瓶,居然还有个盖子。



    原身的师傅说过,有盖子的梅瓶一般是作为酒器使用的。



    梅瓶肩上画缠枝花叶一周,腹部画缠枝莲花加饰蓼花,器腹外壁近底边处画有六折枝莲花,原身跟随师傅学了那么多年的雕刻,这些花纹大多上手画过。



    看看底部,白色偏黄,并没有什么款识。



    还有些黑色和褐色的斑点,看上去有点脏,周知用指甲抠了抠,却没有抠下来。



    周知有点奇怪,这下面也没写着什么‘大明永乐年制’的底款,怎么就能肯定是永乐年的青花梅瓶呢?



    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