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前途?”
嗯?周知抬起头看看楚家父子俩,俩人都很严肃的看着他。
周知说道:“前途无量。”
楚英点点头,不再说这些话题,和周世贤说起了书法。
两人还在书桌前写起了字。
楚援朝则是抓着周知问一些香江的风土人情,以及国外见闻。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楚援朝去接电话;
周知便站到书桌前看周世贤写字,没想到老周同志的魏碑写的这么好。
笔划严谨、朴厚灵动,果然是字如其人;连一旁的楚英都称赞了几句。
周知问道:“爸,你和我师傅相比,谁的字写的更好?”
周世贤笑道:“你师父是雕篆厉害,写字我比他强一点。”
楚英疑惑的问道:“你师傅是谁?”
“我师傅是玉雕厂的魏长海,前几天去他那里见他正在设计一个五节花熏,都已经设计了一两年了,还没设计完。”
周世贤笑骂道:“你师父听见你这样说,一定会抽你,设计一个花熏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三人就着花熏说了一会,接完电话的楚援朝也过来讨论了一些书画名人。
周知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横幅,说道:“师伯,我想向你求一幅字。”
楚英笑道:“你爸的字比我写得好,干嘛不让你爸写?”
“我爸的字里差了一股气势。”
“你还能从字里看出气势?”楚英有些意外。
周知指着墙上的横幅说道:“这幅字里就有一股气势。”
楚援朝也来了兴致,问道:“你说说这幅画里有股什么气势?”
“我从这幅字里看出一股睥睨之气;虽然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睥睨之气。”
楚英疑惑的看向自家师弟。
周世贤哈哈笑道:“师兄,这幅字我还真没和小知说过。”
又转头对周知说道:“小知,这幅字是你师伯在十年前写的,那时他虽然被下放到地方,但心中仍怀有雄心壮志,并没有被当时的环境所影响。”
周知笑道:“难怪这字里会有一股睥睨之气。”
楚援朝也笑道:“爸,你现在又多了一个知音。”
楚英点点头,笑道:“既然小知你也能看出来,那我就给你写一幅字。想要什么?”
周知笑道:“师伯,给我写条条幅,我挂在书房里。”
说着,拿起旁边摆放的一卷裁好的宣纸,展开平铺在桌上,压上镇纸。
楚英沉吟半晌,挥笔一书而就。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是苏轼的<定风波>。
见到周知有些不解的眼神,楚英说道:“小知,你还小,受到的挫折不多,我希望你将来在受到挫折时,好好的看看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