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家人?

    奉满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邻里之间隔的很近,发生点什么事马上就能传的满村人都知道。

    这不,今日一大早,送信来的男人连一杯茶都没喝完,诸生财家来了一个城里人,据说是帮诸生财一个富裕的远房亲戚送信来的事情就已经传遍了村子。

    送信人见门外或直白或掩饰的视线,和叽里咕噜的闲话声,实在是有些坐不下去,一口闷干茶水便向诸氏夫妇告辞。

    “信已经带到了,明日早晨便会有马车接三位去县里,我这就先告辞了。”

    诸氏夫妇人都还是懵的,恍惚地站起来送了送,并不记得还要留人两下。

    门口的人见送信的人走了,立刻有平日里和诸家走得近的凑上来问。

    “诶方兰,谁啊?干啥来的?”

    “说是你们有个富裕亲戚,真的假的,以前也没听你们说过啊?”

    “诶你们怎么愣着啊?说啥了?”

    ……

    诸生财及其父辈都读过些书,认字没什么困难,也正因如此,他拿着这封信才越发的不可置信。

    他们哪里来的什么富裕亲戚,还说什么要接他们去县里住,哪有这样的好事?一看就知道是骗子。

    可是这笔字潇洒美观,他虽然不是行家却也知道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字,那信中遣词造句也都十分讲究,再者他们家也没什么好骗的,遣一个人来送信,还弄得这么像模像样,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对方想骗他们什么。

    “他爹,咱……去不去?”诸生财的妻子方兰是有些心动,但她也明白天上没有掉馅饼的的好事,这个家里还是听诸生财的。

    诸生财捏着信,挣扎犹豫半晌,眉间拧出深深的沟壑。

    最终拍板:“去。”

    去了才知道对方图什么。

    ……

    第二日上午,诸家三人在全村羡慕嫉妒又有些惊奇的目光下上了马车。

    被家里养得很娇,又有许久不曾出来的诸苗很是兴奋,上了马车总也平静不下来,摸摸这里又摸摸那里,开心得不得了。

    “爹娘,咱们这是要投奔人家吗?咱们以后的日子是不是能在县里过?”

    诸生财皱了皱眉,呵斥她:“你哥代你祭嫁失踪才过多久,你就没点良心!”

    当初诸灵代替诸苗穿上喜服送上祭船,诸生财二人第二天才发现,当时两人天都塌了,后来沿着蕲水河一路往下找,莫说人,船都看不见一支,他们甚至来不及悲伤太久,害怕事情暴露,只能将女儿藏在家里谎称诸灵生病,若有人来探病,诸苗那与诸灵有几分相似的脸弄弄也能糊弄过去。

    如此过了一阵,诸生财二人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事,想着要不搬个地方,但是又怕万一儿子死里逃生,回头回来找不到家,就干脆让诸苗一直装病,平时也很少放她出来走动,到现在也有一年多了,最近是想着搬走,毕竟总不能让女儿一直这样下去,就正好收到了这封信。

    诸苗很是委屈,她自己也是受害者,怎么爹娘就知道心疼哥哥。

    “爹,这都一年了,难不成还要我难过一辈子?而且为了等哥哥,咱们在这里忍了一年多了都,还是没有消息啊……”

    此话一出,诸生财与方兰更是寒心。

    他们平日忙没时间照顾孩子,诸苗可以说是诸灵磕磕绊绊带大的,他们对于长相秀美的女儿很是宠爱,诸灵更是疼宠这个妹妹,要命的祭嫁他都敢代替妹妹去,可见平日对待妹妹是怎样的上心。

    但是他们都好像把这个女儿娇宠得太过,让她什么东西都得的太轻易,将诸灵的奉献看得太理所应当,失了应有的感恩之心。

    他们知道女儿委屈,祭嫁是天降横祸,女儿也是受害者,之后一年又被关在家里,虽然是无奈之举,也没短缺她什么,但压抑了自由天性的女儿会受不了也是正常。

    可她怎么就没想过,她现在还能坐在这里,全是因为她哥哥替她受了罪呢?

    方兰没读过书,可现在依然对生死不明的儿子生出许多愧疚。

    她之前因为觉得女儿得不到家里什么,迟早要嫁出去的,所以对女儿多有怜惜,经常对诸灵说要照顾妹妹让着妹妹,早知会如此,当初就不该这样教育儿女。

    生生养出一个白眼狼!

    可儿子没了,女儿是唯一的念想了,即使失望,二人也不能如何,只能气得胸口闷疼,长叹一声。

    诸苗委屈了一会儿便将情绪都抛到脑后,满眼都是富贵的马车和将来的好日子。

    她知道自己长得好,除了哥哥,村子里其他姑娘与她相比差的都不是一点半点,就连去过城里的大牛哥都说自己比起城里的姑娘都要漂亮,在那个小村子里待着能有什么好姻缘,等到了县里,或是城里,凭她的姿色,肯定能嫁给大官人。

    想一想就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整个人都明媚几分,和对面而坐愁眉苦脸的父母形成鲜明对比。

    从奉满村到县里,即使是坐马车也用了近一上午的时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