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春前第一枝

以芬芳传世。而张纯修,便是容若众友之中暗香宜人的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点绛唇·咏风兰》

    张纯修工书法,善治印,尤画兰。曹寅的《楝亭集

    》中有《墨兰歌》,歌序云:“见阳每画兰,必书容若词。”可见张纯修对兰和容若词皆情有独钟。这首词即为容若的题画之作,作在张纯修南行之后不久。张纯修也有一词,为《点绛唇·咏兰·和容若韵》:

    弱影疏香,乍开犹带湘江雨。随风拂处,似共骚人语。

    九畹亲移,倩作琴书侣。清如许。纫来几缕。结佩相朝暮。

    二人词中所咏的皆是风兰,据徐坷《清稗类钞·植物类·风兰》记载:“风兰,寄生于深山树干上,叶似兰而短,有厚剑脊,夏天开小白花,有一二瓣曲而下垂,微香,无土亦可生。”

    深山风兰,别样幽芬。正似两颗不为尘俗浸染的心,在天地之间谱出一曲典雅动情的兰之清音。

    张纯修充任江华县令之后,山高路远,又加上容若公务繁忙,两人的唱和与信件来往就渐渐少了。康熙十九年(1680年)四月二十一日的那一封是现存世的容若给张纯修的最后一封信,与那封信一同寄出的还有一首写在上元节的怀人之词: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金菊对芙蓉·上元》

    佳节的快乐只属于那些团圆的人,对于离人却是心间的毒药,带给他们的是触目可及的痛。远在北国的人又想起昔年与朋友于上元节纵情嬉游的情景,如今楚天一带烽火未熄,远在他乡的兄弟,不知他是否安好。

    四月廿一日,成德曰:朝来坐渌水亭,风花乱飞,烟柳如织,则正年时把酒分襟

    之处也。人生几何,堪此离别?湖南草绿,凄咽同之矣。改岁以还,想风土渐宜,起居安适。惟是地方兵燹之后,兴除利弊,动费贤令一番精神。古人有践历华要,犹恨不为亲民之官,得展其志愿者。勉旃,勉旃,勿谓枳棘非鸾凤所栖也。蕞尔荒残,料无脂腻可点清白。但一从世俗起见,则进取既急,逢迎必工,百炼刚自化为绕指柔。我辈相期,定不在是。兄之自,深于弟之兄,更无足为兄虑者。至长安中,烟海浩浩,九衢昼昏,元规尘污,非便面可却。以弟视之,正复支公所云“卿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耳。诗酒琴人,例多薄命,非为旷达,妄拟高流。顷蒙远存,聊悉鄙念。来扇并粗箑写寄,笔墨芜率,不足置怀袖间。穆如之清,藉此奉扬。楚云燕树,宛然披拂,或暂忘其侧身沾臆也。努力珍重!书不尽言。成德顿首。

    这封信与上一封写于康熙十八年冬天的信,时间不过隔了四五个月,我们却难以在信中再到容若的俏皮风趣了。对朋友的切切叮嘱已不似先前那般轻松,而他对自己侍卫生涯的厌倦也非一句“疏慵”可表。“诗酒琴人,例多薄命,非为旷达,妄拟高流。”容若,你也相信自己是那个才高命薄的人吗?

    雨雪山空独悟迟,羡君潇洒**姿。

    灵和别殿临风晚,最忆春前第一枝。

    ——《题见阳小照》

    这是在容若的《通志堂集》里都找不到的一首小诗,一直被张纯修小心珍藏着,直到他刊刻《饮水诗词集》时才将其收入其中。这首小诗是对张纯修的极好写照,描写的是容若心中向往的生活。幽山古刹,潇洒**。容若一直渴望拥有那样一份淡泊诗意的生活,却被世俗的层层枷锁捆缚,离那样的日子越来越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