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瀚海唐儿归 > 第824章 驱虎吞狼还是瞒天过海

第824章 驱虎吞狼还是瞒天过海

持地方,拥有合法的私人部曲和大量奴仆,控制着当地除了知州郡事和县令这样的主官以外,所有大小官职吏员。

    比如其中最辉煌的贞州柳氏,在贞州,朝廷户籍图册上只有一千余户七千余人,田亩换算成亩只有区区四万余亩,尚不到实际人口的五分之一,田亩的二十分之一。

    这其余的自然都掌握在柳氏手里,可以说,开京的高丽大王要对贞州下达什么命令,不跟贞州柳氏在朝堂的头面人物商议好,偌大的贞州,他就基本调动不了任何人力和物力。

    历史上王昭为了瓦解国内豪强割据的场面,用尽了各种方法,才把这个局面稍微控制住。

    而他最主要的两张牌,就是利用来投汉人搞科举摧毁豪强把持官职的特权,利用佛教扇动百姓起来反对豪强剥削。

    所以自然要看中王融等,而王融这样的来投汉人,也是很珍惜这个机会。

    但很可惜的是,王融虽然是吴越汉人,可他从汉地来时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张鉊和耶律德光还在争夺中原,此后没过几年,张鉊就开始有意识的对高丽封锁消息,因此王融知道的,并不比王昭要多多少。

    不过有一件事王融很是确定,“王上,吐谷浑人早就四分五裂,臣在吴越时曾听说绍明天子的家族在敦煌,长期与一部吐谷浑人杂居,几乎可视为一家。

    且张周击溃契丹,也不过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不可能这么快就完全闹翻。

    退一万步说,吐谷浑人与周天子彻底闹翻,那他们就不可能稳稳占据契丹,还能成立辽国。

    臣判断,现在北寇来袭,只有两种情况。

    要么是吐谷浑人确实与朝廷闹翻,但面子上还维系着,他们是被驱逐过来的,并不是什么辽国大军。

    要么这就是周国的朝廷大军,前来征讨了。”

    王昭听的烦躁不已,这要是吐谷浑人被驱逐南下还好点,他大不了就暂时放弃削弱贵族权力的计划。

    左右这些吐谷浑贼也就是一个部族,挟裹点女真人最多二三十万,能作战的不过几万,威胁不算太大。

    要是他们是中原朝廷来征讨的大军,那就麻烦了,王昭不由自主的说道:

    “我高丽自太祖大王起,一直卑事中原,唐、晋两朝时我皆遣使朝贡,大周建立,前后使者也派了好几拨。

    吾实在想不通,大朝有何理由,要来征讨我这海东蛮荒之地。”

    王融咽了口口水,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昔日太祖大王时,臣就有过劝言,这高丽二字,实在用的不恰当。

    海东之地本是箕子之属,又古有三韩之称,这不管是以箕子后裔身份去中原求赐国号,还是自称大韩,都比用高丽要好。

    今若真是大朝出兵讨伐,唯有国号犯了忌讳之可能了。”

    王昭烦躁的来回走了两步,然后对王融说道:“今战事已起,说其他也无用处了,想来很快就能知道实情。

    若真是高丽二字犯了大朝忌讳,吾当以学士为使,前去洛阳替某分辨一二。”

    王昭这是没办法了,不管能不能击退大朝讨伐,但因为一个国号被打一顿,总是没必要。

    王融赶紧点头应是,不过他突然想起一事,“王上,辽地佛法昌盛,那慕容信长虽然阻拦我国之人走辽东往中原,但无法控制两地僧侣的互相来往,因此大明寺的高僧室利缚罗或许知道内情。”

    王昭缓缓点了点头,这时候的他还没有开始倚重佛门,因为用宗教来对付豪强是件很有风险的事,搞不好豪强削不弱不说,宗教还坐大了。

    但如今这种情况,也顾不得许多了,王昭立刻命人去招室利缚罗前来。

    鹰钩鼻、白皮肤、紫红色的头发打着卷,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具有天竺雅利安人特征的僧人。

    话说,此时的天竺僧人,还颇有点大厦将倾前夜,想要力挽狂澜的意思。

    佛教在天竺被婆罗门教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连那烂陀寺这样的大庙,都找不到多少上门来礼佛的高官显贵了。

    可为了挽救佛教将要消亡的命运,天竺僧人在这个时间段,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当然,这个战斗力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国外。

    虽然没有过统计,但应该有十万计的天竺僧人,在这一百多年里从天竺走出到各处,主要是中原、青塘和东南亚三地传教。

    比如慈贤法师以及他的弟子瓦罗等人,再比如,就是眼前这位鹰钩鼻的室利缚罗,面对询问的王昭,他澹澹一笑说道:

    “上月贫僧就曾提醒过柳正匡,辽地的吐谷浑人有意南下,正匡以为贫僧是在胡言乱语不予理睬。

    本来有此一着,贫僧不欲再言及此事,但转念一想,战事一起,必然生灵涂炭,若是知而不报有违佛陀教诲。”

    室利缚罗说到这里就停住不语,王昭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些和尚嘛,自然也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