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我与王爷的两世情缘 > 第六十七回顾思瑶,作死

第六十七回顾思瑶,作死

    几日后的早朝,萧靖借着江南水患完美解决的由头重新封了萧睿为睿王,并让他直接进入中书省,配合新上任宰相宇文稷的工作。

    对于宇文稷,巫骏太熟悉了。五年前,巫骏与宇文稷二人同在中书省做事,两人先是一同考学,然后又一同入朝为官,两人甚至都想着以后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结亲。可是,一切美好的想法都终止在五年前的那件中书蛊案事件。

    五年前,中书省被人举报,有人私自设蛊,意在做图谋不轨之事。那夜,受命守值的两人正是中书省内任职中书舍人的宇文稷和徐则之。

    巫蛊一事一经举报,朝廷立刻派人抓住了正在守值的两人。随后,在守值堂内,发现了行巫蛊之术的工具。一切发生的很突然,两个人都没有明白这件事和正在守值的他们有什么关联。

    直到被关入牢里的第四日,徐则之才想起,前些时日自己无意间撞见了正在谈话的钦天监正王陆以及皇后。圣上早有指令,后宫不得与前臣联系,况且还是钦天监正。当下,徐则之并不想偷听,但是他转身的时候,仍是听闻了王陆口中说了什么凤星。随即的还有那个转身而造成的声响。当下,皇后并未说什么,但徐则之事后想起,想来是脱不了干系。

    之后,徐则之一改以往态度,先与宇文稷破口大骂,以显示自己与宇文稷的决裂,到最后大理寺会审之时,徐则之一力揽下了所有的罪责。并告诉大理寺,自己行巫蛊之术是为了迫害同为中书舍人的宇文稷,因为之后的中书侍郎,自己和宇文稷之间只有一人能晋升。

    短短十日的时间,宇文稷从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转变成了闻者同情的可怜人,而徐则之则在当时身为宰相的文渊极力劝谏之下流放南蛮。

    徐则之被流放的那一日,文渊和宇文稷去相送。文渊看了宇文稷一眼,告诉他,之后的中书侍郎已经定下来了,是宇文稷的名字。但其实,文渊心中更属意的要是徐则之了,在文渊看来,徐则之更果敢一些。

    宇文稷自是知道文渊的想法,他也承认,早在同窗的时候,他就知道徐则之比自己优秀。而这次的事件,他不相信徐则之会那么做,因为实在是太没有必要了。被谁陷害,他相信徐则之心里是明白的,他也曾问过,但徐则之闭口不言。

    时隔五年,当巫骏听闻现任宰相的名字,心下就冒出了过往的回忆。

    “这对殿下来说是好事,能进入中书省,证明陛下开始想让殿下学着处理朝中的一些大小事务了。宇文稷是我同窗,他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当年,文相对他也很是赞赏。想来,殿下在进入中书省之后会有更大的一番作为。”

    萧睿笑着点头,些许间带着一丝不好意思:“此次多亏先生了,若不是之前先生极力劝我主动请缨去江南治理水患,也不会有今天这些好的结果。只是这次四弟代我受了些罪,反而没被父皇授予任何嘉奖,我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巫骏没理会萧睿后面一句话,他倒了杯茶递到萧睿跟前,“殿下无需在意这些,端王如此,那也是他的造化和命,他没有登上储君的命,所受的一切自是与殿下无关。眼下,殿下最重要的是防着泰王和豫王两人。豫王看似与世无争,但是听闻,殿下之前身边的谋士安平之就在殿下落难之后转向就去投靠了豫王。所以,殿下,前方的路还很长,千万要谨慎行走啊。”

    萧睿自是明白这一切,对萧泰的恨,自己从未消减过,就连这次去江南,萧泰都不愿意放过自己,想着抓住任何一丝一毫的机会都要置自己于死地。

    泰王府内,萧泰一面是嘲讽萧瑾去了一趟开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差点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到头来连父皇一句宽慰的话都没有得到;一面又是嫉恨萧睿,明明开州一事的功劳最大的不是他,反而父皇偏心的将所有的功劳都按在了他头上,这一下,又让萧睿活了过来,一时间又变得风光无两。

    经过这件事后,萧泰觉得,萧瑾就算日后再有作为,充其量也是被父皇赐封地作藩王的命,不足为惧。反而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对付的是野火不死的萧睿以及看似与世无争、实则一肚子坏水的萧豫。

    而在豫王府内,萧豫看着站在身旁的安平之,不动声色的勾了勾唇角:“平之,你说圣上这是什么意思,把所有的功劳都给大哥也就罢了,既然还让他去中书省,这是不是说,日后的储君之位非大哥莫属了。”随即,萧豫又冷哼一声,“四弟还真是愚蠢,既然还想着巴结大哥,怕不是心里最想他死的就数那位好大哥了。若不是他,这次大哥就死在江南了。真是败人兴致。”

    安平之俯身宽慰道:“殿下莫气,就让睿王继续风光一阵子,我们步步为营,打好基础,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我们。眼下,我们要尽快确定与宣王和敬引候的阵营,以方便我们下一步行事。”

    听安平之说起这个,萧豫就一肚子火气,他是没想到敬引候那个老匹夫竟然敢拂自己面子,自己好心拉拢他,他反而表现出无欲无求的样子,别以为他有个当将军的儿子,就可以学文渊保持中立,他也不看看文家现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