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你有大劫啊!

    朱元璋儿子不少,孙子更多,太子之子朱雄英算是其中佼佼者,但是和朱崇一比就有差距了。

    朱雄英同样有才,也有些谋略,但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完美的剿匪行动!

    作为朱雄英的亲爷爷,他有什么样的本事朱元璋是清楚的,朱雄英绝对做不到无一人死亡就能全歼对方二百多山匪!

    圣童?呵。

    这样想来这名字还当真有些说法!

    “对了,咱已经把你给的土豆和红薯在皇宫后面开了片地种下,且命人日夜看守,现在已经长出了些秧子”。

    朱崇想了想:“土豆和红薯的成熟期大概都在四个月左右,现在只有两月有余,还得再等一段时间,而且红薯可能要比土豆还要晚上一点。’’

    老朱点点头,朱崇说的也符合作物正常成熟期的时长,大部分作物都是一季左右一熟。

    只是,这亩产千斤无论何时只要想想都会让朱元璋心中激动,没人比他更清楚这代表着什么!

    民以食为天,只要活在这片大地之上,每个人都要吃饭,没饭吃就会死!

    每年一到冬天快来的时候,因为粮食的收成问题,都会有大批的流民难民。

    朱元璋也往往及时向下指示开仓赈粮。

    但是没有用,粮食不够!

    开仓开个几天粮库就捉襟见肘,流民数量太多,富裕下来的那点粮食不够吃,不够让他们撑到第二年暖和了之后再去劳作。

    往往是冬天过一半就死了上万的流民,灾情严重的时候甚至接近十万的死亡人数。

    朱元璋每次到了那种时候都是夜夜睡不着觉!

    因为挨过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种感觉,又或者是自己的亲人被饿死在眼前的情形!

    朱元璋心痛,但是没有办法,他总不能把剩下那部分人嘴里的粮食扣出来去救那些流民。

    如果……朱崇说的是真的,那名为土豆和红薯的作物可以亩产千斤,朱元璋有信心可以让大明境内再也没有一个流民!

    足够的粮食可以带来的安全感实在太强了!

    另一方面,军事也需要极大的粮食消耗!

    行军打仗动辄行进几千里,这还只为了奔赴战场。

    开战之后除非能很快结束战局,不然就是陷入漫长的僵局,拉锯战!

    而这又要消耗不计其数的粮食,且要士兵有作战能力就更要保证可以提供充分粮食供应。

    谁家士兵饿着肚子能打好仗?谁上也不行!

    就算到了后世的战场上,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也无非还是那几个:粮食,武器,气候,战略!

    而粮食是排在第一位的,没粮食别说出兵了,出门都费劲!

    同样的,有了足够的粮食朱元璋也有信心保证无人敢犯大明!

    朱元璋是个猛人,不然也不会把铁骑无敌的元人给打回老家,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他就有这样的自信!

    什么北元,什么鞑靼,什么女真,都是垃圾,都是弟弟!

    他老朱谁也不怕!

    只是那土豆和红薯成熟还要等上一两个月,这时间就挺煎熬的。

    如果不知道的情况下还好,一两个月而已,匆匆就过去了,但是当有一个目标去等待的时候,时间就会变得很慢,因为人是会着急的!

    不怕……有时间!等!

    从望江楼离开后,老朱感觉神清气爽。

    还得是朱崇啊!活好!

    朱崇也没闲着,老朱离开之后他就跑去乾清宫给马皇后问安,他知道最能罩着他的人是谁,当然要用心一些!

    刚到了乾清宫朱崇就听见搓麻将的声音。

    “点炮,胡了!”

    朱崇……要不明天再过来?

    心里想着,朱崇还是走了进去,看到了马皇后赶紧乖巧的问了个安:

    “小崇儿给皇奶奶问安了!”

    马皇后同样惊喜,停下手里的活儿走过来搂住朱崇一顿嘘寒问暖,在外面吃的好不好呀?睡得好不好呀?你看看你都瘦了,都晒黑了……

    朱崇很纳闷,是不是所有长辈对小辈都会这么说?

    天地良心,在牛角镇天天都有人给自己送好吃的,两个月下来朱崇明显都感觉自己胖了……

    朱崇赶紧把自己从外面带回来的一个小手工作物当做礼物送给了马皇后,又惹得马皇后一阵的夸赞朱崇。

    最后好不容易从乾清宫出来,朱崇又往东宫而去。

    朱标作为太子,这大明天下将来的继承人,当然也要打好关系。

    朱标对于朱崇的到来并不是很惊讶,而是调笑道:“哟,圣童来了?”

    朱崇一阵尴尬,怎么老朱两父子一个德行?

    而这时,朱崇看到了一旁的朱雄英黑着脸,是真的黑着脸。

    “你眉间有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