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本来想自己去,找个没人的地方往猫域一放多省事,想想还是算了,带带二哥,开发一点思路。
二人穿的也是破烂衣服。背着王八这么脏,穿什么都是浪费。
到了县城,二人直奔县医院,“二哥给你,抹腿上”
张三递出来一块泥巴还带着沙子。
“这是干啥?”
“二哥弄两腿泥,装像点,也么说也是四五十只,不是三五只,要想卖的快装可怜一点”。
胡乱抹了两把,等他们走到县医院已经九点多了,比张三上次早两个小时。
还是原来的地方,掏出三串王八,价钱一样的绑一串。
张三刚要开喊,脸一红,上次是老鬼皮今天没穿。
豁出去了,如同连珠炮一样说了一大堆,听得二哥目瞪口呆脸色一红,还壮阳。混小子就不学好,从哪学的乱七八糟的,自己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么不要脸。
说着张三还撸起袖子,鼓起高高的肌肉:“农村人有的是力气,买不起肉只能吃王八,没想到真补”
街上大姑娘小媳妇脸都红了,好俊俏的小哥哥,就是脏了点,两腿泥。
“来一来,看一看,野生甲鱼大补之物,吃多了生大胖小子”
不要脸。
你还别说这时候的观念可不一样。
一个衣着华丽的老夫人,缓缓走来:“怎么卖的?”
“大姐,分大小,最小的一斤多5块钱一只,正宗的河里王八,您看肚子黄白色的,不是淤泥里的王八”
叫什么大姐,二哥脸都红了。
那贵妇人眉头一皱,没家教的乡下小子:“我可不是什么大姐,哼”
张三那能让她走:“哎呦,阿姨抱歉,我看你面相这么年轻,还以为是大姐,抱歉抱歉”
扭头看了一眼二哥:“二哥,你看是不是面相很年轻”
二哥脸一红,不要脸,看着他眨眼睛:“大,阿姨,对不住,我们是庄稼把式,村里的人看着显老,一时间认错了,别见怪,别见怪”
那贵妇人微微一笑,老娘真的还年轻,该死的老头子还出去鬼混,还没乡下人有眼光:“呵呵,罢了罢了,这一串我都要了”
张三连忙拿出一个干净的袋子,让一个贵妇人提一串王八在街上走不像话。
“姐姐,这是七个七块的,您给45得了,都是这几天下河抓的,您拿好”,张三是顺杆子爬,就凭她脖子里的金项链,能是一般人吗。
“嘴甜的小子”贵妇人扭头一抬手:“小王给他50,不用找了”
“谢谢,姐姐,谢谢,姐姐”,张三哪里还会客气。接过钱。
二哥瞪大眼睛,这也行。若不是亲眼所见谁信。
“二哥发什么呆,开张大吉,赶紧的,喊起来”,张三也不客气收起钱,开始吆喝。
可惜吆喝了半天没卖几个,小的卖的多,大部分都是医院出来的人买的。
大的少有人问津,即便如此,二哥也豁出去了,扯开嗓子喊,就着一会儿卖了100多。剩下的大家伙还不上天。
中午二人直接在背后饭店弄几个包子垫垫。
正吃着呢,一个白大褂老头,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
二哥连忙收起包子:“几位要点什么”
那老头摇摇头,而是对着跟随的几个人,指着王八:“看出来了吗,四爪尖锐,为之野生,这几个大的最少有30岁。书上说斤重鲤鱼马蹄鳖,那是说味道鲜美。而做药自然越老越好,此物重在滋阴而补阳,调和内腹,比之纯阳人参。然人参太刚,若体虚者食之反而有害无益,鳖不在此列,对于体虚之人好处甚大”
二哥听得云山雾罩,讲学?到底买不买,他也不敢说,他也不敢问,一看就是主任级别,惹不起。
张三嘿嘿一笑,意识二哥别说话:“老先生,此物虽好,据我所知胃病和肝病患者不能吃”,以前看过百度,不管是不是,既然他不说自己就说,也许还能卖贵点。
“呵呵,小兄弟也懂医药”
张三挠挠头:“不懂,以前看过一些老书,又住在河边见过这东西,听说体虚者少吃药,是之为药补不如食补,从日常饮食潜移默化的改变体质,就像说得什么鸽子汤,野鸡炖枸杞。还有什么一鸽顶9鸡,鸽虽多,以白色最好”,满嘴跑火车,不过这是真的,人家估计也知道,张三只是卖弄一下。
“哈哈哈”那老头摸着胡子:“药补不如食补,好啊,方为中医之精华,自古就有药膳之说,看来你很懂吃?”
张三摇摇头:“不懂,乡下没什么好吃的,只是小时候听村里赤脚医生说过”
“唉…中医贵在从内到外然费时费力,西医贵在迅速现在人们忙的脚不沾地,没有时间等,所以中医没落了”
老头摇头叹息:“小兄弟这几只老鳖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