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穿越四十年 > 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他们关心的焦点在于,如何把个人理想与百姓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最低的要求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干部,其次是要做一个好干部,较高的要求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有政治头脑和党性原则的优秀干部。

    潘毅给他们讲政治的时候,就这样讲:你们不要认为,不想当官,也就不谈什么政治,政治是当权者的事,这个看法是不对的。

    政治离我们并不遥远,政治也不是个空泛的东西,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息息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人都是政治载体,也是政治生活的终端。

    这么一讲,大家都豁然开朗了。

    全市机关干部用三个月时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几个文件,增强了他们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以前那种“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悠闲的机关生活不存在了。

    闲人开始找事做,忙人寻思着如何把手头的事情做得更好,更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

    在一些县直机关,领导对下属打击报复的事曾经屡见不鲜,现在也不敢了,因为害怕举报而记入个人档案。

    唐宁县委的领导总结说,怀宁市的这次改革举措,就是要教育广大干部成为一个政治上可靠,思想上端正,作风上廉洁,人品上正直,工作上扎实的人。

    三个月来,全市共处理科级领导干部50多人,自动辞职的处级副处级干部8人,辞退一般国家工作人员近20人。

    在各县区处理干部的过程中,一般都由他们自行决定,用不着上报市委市政府的。

    但是,苍山区对一个干部的处理,却成了一个特殊案例。

    这个干部是学物理的,在统战部上班。

    五年来,他都是每天到单位报到后就走人,常常迟到早退,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呆着。

    他喜欢搞小发明,而且沉醉其中。

    五年来,他一共取得了三项家用电器专利,其中一个专利卖了十五万块钱。

    所以,大家对他很有意见。说他拿着国家工作,却不给单位办事。

    他是个知识分子,也不善于交际,几年前就提出要调到科技局工作,都因为关节不通而未能如愿。

    这次,单位把他作为辞退对象上报人事局,准备辞退他。

    但苍山区政府考虑到他有发明成果,所以特别请示了市政府。

    潘毅得知此事后,了解了一些情况,据知道内情的人反映,这个人平时性格孤僻,单位领导也很少给他分配工作,加之统战部本身又是个不太忙的单位,确有不少闲人,所以他就大多数时间呆在家里搞自己的发明去了。

    潘毅说:“这是个人材,不仅不能辞他,而且要保护他的热衷于发明的积极性。

    我们有专门的科研机构,拿着国家的科研经费,却拿不出什么科研成果,人家不是科研单位的,却拿出了成果。这是好事嘛。为什么要阻止这样的好事呢?

    依我看,他成天不上班,也比成天上班而碌碌无为的人强!

    别看有人成天上班很认真的,你要问他干了些什么事,他一件事也说不上来!其实就是浑浑噩噩的瞎混。

    对干部的评价,最终要看他的工作实绩。

    这位干部的工作安排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们的人事部门用人不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是一种失职行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天天在讲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结果讲来讲去,有的地方还是一句空话!

    一些地方需要人才,而另一些地方恰恰把别人需要的人才闲着。这怎么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呢?”

    潘毅当即给苍山区区长打了电话,责成他们尽快把此人调到科技局去,尊重他的个人选择,让他的爱好职业化。

    少一个干部不要紧,多一个科研人员是好事。

    潘毅还提醒他们,这次实行的干部辞退制度,是针对极少数问题干部而制定的,是为了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

    比如说,有的人只拿工资不干事,而且惹事生非;有的人品质恶劣,又没触犯法律;有的人极度狭隘,猜疑心重,对领导和同志起黑心,告黑状,做黑事,等等,这些害群之马就是辞退对象。

    可他们在公务员队伍里,毕竟是极少数。

    所以,我们绝不能把辞退机制扩大化,将这个制度变成整人的工具,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如果利用辞退制度来处理个人恩怨,打击报复他人,我们也将严肃查处,让其付出同样的被辞退的代价。

    就此,潘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以“本报评论员”的名义,发表在《怀宁日报》头版头条上。各区县都把它当作文件学习。

    这项工作能够得到很快推进,潘毅非常感谢市人大的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