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关于医院

    市里是不准放鞭炮的,他们医院是个例外,几乎每天都能放,没别的,出殡。

    走近一看果不其然,几辆奔驰宝马全挂着白花,堵在门口,估计里面进去了几辆,这剩下的是进不去的,医院挺小,三座大楼就剩一个双车道绕最大的楼一圈,停车平时只能去地下车库。

    堵的当然不单单是送葬的车,还有来上班的,里面的出不来,外面的进不去。

    门口的保安满头大汗,龙副院长正在亲自指挥那些送葬的车。龙小优是这龙副院长的不知道隔了多少层的亲戚,平时叫一声“大伯”。

    龙小优看了几眼突然指着那堵着门诊楼正门口的殡仪车前面站着的那几个人,惊呼道,“那不是十二床的家属吗?”

    江云闻声望去,那个老太太确实背影有点眼熟,走近一看,果然是十二床的家属。

    关于十二床,江云可是记忆深刻。

    因为那天是他收治进来的,他记得是周新来安排的,具体走的什么关系他不清楚。

    这是个七十多的老人,男性,脑梗,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几乎一身的毛病,还有血管性痴呆,其中最厉害的是心衰,当时江云给他心功能评级为Ⅳ级。

    其实这种病人在他们这种老年病医院真的很常见,睡在床上痴痴呆呆动不了的非常非常多。

    让江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这个人的病,而是他的老婆,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老太太。

    老太太穿着很旧的衣服,给丈夫拿来的换洗衣服也全是补丁,在这个网购遍地的时代,江云真的第一次看到有人穿得跟上个世纪旧社会一样带着补丁的衣服。

    老太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着家里如何如何穷,要求把护理级别调到最低,并表示自己会每天来亲自照顾。然后要求用最便宜的药品,最低限度的治疗。

    老实说,老太太真的说的很让人动容,但是医院毕竟是医院,又不是慈善机构。该收多少收多少,该用什么药品用什么药品,一切都有每日详单和记录。

    后来十二床江云分配给了赵老师,后续治疗怎么样他就不清楚了,反正在他们这里该怎么治就怎么治,全部都有医嘱和病程记录。

    龙小优躲在江云背后小声嘟哝道,“哇,这家原来这么有钱,啧啧啧,十八俩豪车。”

    老太太转身也看到了江云,忙上来打招呼。

    “江医生,我家老头半夜去了,”老太太抹了一把眼泪,“我命苦啊。”

    旁边一个衣着华丽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扶住老太太道,“妈,别伤心了,爸走了也是解脱。”

    说着母子俩抱成一团。

    江云站在原地静静的看着,要不是龙小优在后面提醒交班的时间快到了,他倒是不介意继续欣赏母慈子孝的动人表演。

    电梯里龙小优絮絮叨叨说了好多十二床的事情,什么占隔壁床的便宜啦,要求护理员帮忙啦,吃护士站护士们的水果啦,差点没把江云逗乐。

    交完班,江云便看到赵老师在写着病例,他看了一眼,果然是十二床的。便道了句辛苦了。

    赵老师苦笑着把医嘱递给他,一共住了十三天。

    前面十天几乎只有最简单的口服药,降压药一种,长效扩冠药一种,护理是二级。直到最后三天才改成护理一级,加了一点抗生素和护心扩冠药。

    “我和他家老太太谈过了让她要么转院,要么做个全面的检查。”赵老师无奈道,“老太太坚持就这么保守治疗,他家儿子也没来过,就做了个简单的心电图。”

    江云翻了一下后面的检查单,典型的心肌梗死。

    医嘱最后就是些抢救治疗了,一共抢救了两次,终于在今天凌晨两点多死了。

    他转头问护士长,“费用一共多少,他家里把账结了吗?”

    “清单是打了,一共住了十三天,两千九百多块,没有医保全自费,进来的时候交了三千。”护士长说完想起了什么,大腿一拍大声道,“忘了给他记太平间的使用费用了。”

    “太平间能用了?”江云记得负二楼的太平间一直没通电,他和周新来去看过一次,里面居然还有老鼠。

    “上个月低通电了,家属都投诉到局里去了,院长才找电工把电路弄好。”护士长翻了个白眼打起楼下收费结算的电话,“我是七楼啦,我们那个十二床用了太平间记得记账,嗯嗯,就是堵门口那一家,一个小时八块钱。”

    本来还能退几块钱,看来是要补钱了。江云觉得好笑,转身同其他医生们一起去查房。

    周新来九点左右才到科室,江云已经查完房了。

    护士长连忙给周新来泡来一杯茶。

    “堵死了。”周新来拿起一叠A4纸扇起来,“到楼下又碰到那谁,今天谁死了来着。”

    “十二床。”江云淡淡道,一遍查看病历架上的病历。

    “对,十二床,说超过了一点费用,就十几块,老太太硬是缠着让我签字抹零。”

    “哦,总共交了三千还让抹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