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799.秦时风韵(126)三更

799.秦时风韵(126)三更

,所为何来?直言。”

    赵高忙正色以待:“大王圣明!臣心中之想,您尽知。”说着,便朝外指了指,“臣陪大王于空旷之处说话,可好?”

    赵偃看了对方一眼,率先往出走。

    行至宫中空旷之处,赵高才道:“秦国便是一时不攻,但我赵国之危亦在!当排兵布阵了。可军中对郭相一向颇有微词,若您一力护郭相,军中怕有抵触之情绪。粮草辎重,此乃大事!郭相……在此事上与军中将领有多有摩擦!而今,大敌当前,军心要紧。”

    赵偃双手叉腰,看着赵高:此人所虑并非多余!

    他就道:“寡人对军中名将亦无有恩典,可对?”

    赵高点头:“此时,重用军中将,乃为上策,可收揽将士之心。”

    “李牧?给予何职?”

    赵高沉吟之后,低声建议:“丞相此去秦国出使,一走数月半年,国政繁巨,无丞相处理不妥。不若在朝中举荐丞相,暂代郭丞相之职。李牧李将军在军中素有威望,必能推举而出,不若李牧将军为假相,此举必能凝结军心。

    至于丞相,大王亦不曾罢免其相权。他日归来,亦为丞相。便是暂歇于府中,以他与大王之情分,当理解大王今日之难。为君分忧乃臣下份内之事,丞相必不至于多想。”

    赵偃看向赵高:“你倒是不争!赵国丞相之位,你亦可收入囊中。”

    “臣焉能不想相国之权?只是而今大敌当前,当搁置一切争执,当上下一心,不争不执,以赵国之利益为上。

    赵若不存,臣下另投他人,亦可为出将入相之臣。可臣乃宗室,若赵不存,韩宗室之现状,便是臣之将来。

    臣早年于秦,为囚徒数年。臣之阿母,深恨秦人。赵国若破,阿母必殉国!若如此,臣便乃大不孝!”

    赵偃颔首:“是啊!你乃宗室。”你较之别人可信的多。

    赵高心说:韩宗室被圈禁,然韩非自由出入雍城。他暂无出仕之念,而非秦国不纳。可见,对宗室之策,并非单一!只要灭国之前愿意投之,便不在圈禁之列。

    赵偃拍了拍赵高的肩膀:“举荐李牧之事,你来办。”

    “诺!”

    郭开于咸阳,悠游自在。

    宴席上,李斯便道:“赵相,听闻贵国推举丞相,李牧将军为假相,不知是否属实?”

    郭开:“…………”此事自己并不知。他只笑道:“廷尉之言,必为真!开忝居相位,然我赵国可为相者如过江之鲫,能人异士辈出。此事乃一小事耳,何足挂齿?”

    可宴席一结束,郭开回了使馆便气坏了:李斯必不是信口开河!只怕邯郸正在推举丞相。

    大王啊大王,臣替您出使秦国,为您犯险,为您出生入死,您却这般对臣,如何不令人寒心。

    秦国长公主之婚礼自然隆重而盛大。

    秦王亲嫁长姊,亲扶长姊上婚车,亲驾车自咸阳宫出,入长公主府邸。

    桐桐自车上下,嬴政在边上扶着,四爷已经下马了,嬴政却固执着牵扯往里送。

    “阿姊?”

    “嗯!”

    “阿姊不嫁,此乃招赘。他若待你甚好,便留他;他若待你不好,便撵了他,另谋良人便是。”

    “好!”

    “阿姊?”

    “嗯!”

    “莫要如阿母一般,将情爱看的过重。重情之人易伤,此心伤正儿于您讨不了公道。便是杀了他,亦不能解阿姊之困,正儿亦有不可奈何之事。因而,善待己身多于他人,先优待己身,再优待他人。”

    “好!”

    “阿姊?”

    “嗯!”

    “正儿盼着阿姊瓜瓞绵绵,世人皆有,正儿盼着阿姊亦有;世人不曾有的,正儿亦盼着阿姊能有。正儿一生亲缘浅薄,阿姊需得康健久长。”

    “好!”桐桐听他声儿哽咽,便轻声道:“只是他搬来,我未走远。若想回宫住,少刻便到。你要来住,内室有你卧榻。而后,你亦有妻,亦有子女,亲缘不在前便在后!”

    嬴政点头,这才将阿姊交于文渊君之手。

    四爷:“……”桐桐这不是养了个弟弟,这是养了个儿子。

    婚礼按先秦之礼,礼仪亦乃六礼。双方需得身着黑红双色礼服,双方互相作揖,女方以扇遮面。两人需行沃盥礼,共食一牲,而后合卺礼,最后乃是解缨结发之礼,就是各取一根头发结发。

    此礼传至后世,亦未走了样子。

    婚礼一毕,桐桐就又着人给郭开送厚礼:“收着吧,归赵之后,丞相之位尚且难定。大人若不为相,此礼收了又何妨。”

    郭开看着那礼实在厚重,忍不住收了。

    出城离开咸阳甚是顺利,只是使团里一马弁过河时,不知何故溺于河道。

    一回邯郸,郭开便去见赵王:“大王——大王——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