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赤心巡天 > 第十五章 有幸同行

第十五章 有幸同行

最守旧的墨家门徒,以墨家祖师之规训,为人生信条。钱晋华骂他“石疙瘩”、“绣铁块”,说他应该撞死在牌坊上。

    但偏偏又是他,在“善假外物”,善用机关傀儡、甚至常用机关改造肉身的墨家,什么外物都不借用,砥足苦修,把自己的肉身探索至如此地步,身登天下武道修士之绝顶。

    武道的广阔前景是可以想象的。

    现在只是最后一步还未突破。

    前方迷雾之中,已经填进去许多武道真人,尚不知还需要填多少。

    真要说“下注”,其实天下习武者已经不在少数。六大霸国里,只有齐国没有武道真人。毕竟是最晚成就霸国的,在底蕴上有所欠缺。当今齐天子登基也才六十四年,便是想要押注武道,六十四年的时间,用有限的人才去填一个武道真人,并不那么容易出来。

    更别说要走到最前面与王骜去争。

    在现今这个时间段,能争武道最后一步的,也就王骜、吴询、曹玉衔、姬景禄、舒惟钧这五人。

    天下称“大宗师”的,都是在某一方面学问上有卓越的建树。修为上并不明确言及,但也都默认是绝巅。毕竟未将道途走至穷途,如何能称宗述道,为天下师?

    但这五人都未走出最后一步,也都被称为武道宗师,的确是在武道上已经登峰造极,自开源流。

    若非前面无路,都是可以一念即成的。

    ……

    自“凤鸣天绝”之后,钜城就再也没有离开。

    新任钜子鲁懋观,一改“钜城不落”的传统几乎将钜城锚定在天绝峰,让墨家在现世产生了一个固定的门户,也将历来机密的墨家核心,裸露在世人的注视中。

    这是一种态度,墨家要直面一切,对的错的,过去的,将来的。

    除夕当夜,在墨家内部的“尚同”会议上,鲁懋观正式提出“正本清源”——

    他要彻底清洗“钱墨”思想的流毒,重新树立墨家的精神,重塑墨徒的追求。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鲁懋观站在铁架子上说话。旁边就是一个三十三丈高的大铁炉,其间不知在锻烧着什么,灼人的热浪一波波外涌。

    符文玄铁所铸的架桥,便是环绕着大铁炉的腰部铺开,四通八达,绵延至视线不能及的远处。

    总计一千两百九十六个大铁炉,堆成墨徒口中被称为“炉森”的地下空间。

    它当然是钜城生产力的体现,也是钜城内部大部分机关的驱力来源。

    在炉森的最底下,烧红的铁水静静流淌。这片铁海十分安宁。

    以鲁懋观所立之处为中心,“炉森”之中散落着许多身影,一共九尊,或站或坐或虚悬空中,或傀儡代行,或只有投影。

    墨家的“尚同”会议,参与者都是墨家内部所尚之“贤”,是谓“墨贤”也。

    所以倒也没有什么森严的等级规矩,只是“尚同”会议之后,所有人都必须要严格地执行。

    自钱晋华上任以来,新墨旧墨冲突愈演愈烈,这“尚同”会议已经很少召开了。

    鲁懋观像一位勤勤恳恳的老农,远多过于像一位显学圣地的首领,但是他站在那里,又给人一种大家长般的踏实感和信赖感。

    “钱晋华虽死,但钱晋华所代表的‘钱墨’,不会轻易地随他一起离开。‘钱墨’之所以扩张迅速,之所以得到许多墨徒认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应运而生。是过去墨家在困境中求变的出口,是很多墨徒想要改变现状的表现。”

    他说话的方式很质朴,用词也很直白简单:“我们要改变,但不能说在否定‘钱墨’的同时,又不知道未来该往哪里走。又或者说,给出一个更错误的选择。我们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打破困境的方式。”

    叮铃铃

    孙小蛮闲下来的时候,总喜欢举起手来,轻轻摇晃她腕上的小锤。

    那声音十分清脆,好像父亲在举着她的小手,在晃动中敲击童年。

    她躺在三山城仅剩的那座山峰上,躺在山顶。架着二郎腿,一只手枕着后脑勺,一只手高举,迎着天光,时不时地摇两下。

    她也眯着眼睛看天光。

    城里正是喧嚣的时候,山上有她,也会热闹一些。

    以她如今的实力,窦月眉悄悄跟上山来,当然瞒不过她的感知。

    但她并不说话,等着自己倔强的母亲。

    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推不倒的山。她走得越远,越知道困住母亲的是什么。

    “把你的二郎腿放下来!”窦月眉爬上山头就发作:“女孩子家家的,像什么样子!”

    孙小蛮撇撇嘴,赤足在空中一转,轻盈地弹起身来,就势改为盘坐。

    窦月眉在她旁边坐下来了,语言攻势还未停止,甚至开始上手:“你看看你穿的什么?好歹穿条裙子呢!天天上面一件短褂,下面裤脚截在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