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楼的小书房,李舜在沙发上找了个舒服的坐姿。www.wenchan.me开始从文件袋里拿出一份份资料,认真的研究起来。
第一份是差旅费的申请,这个是在瑞典的一个情报人员发来的。他已经和科尼赛克本人达成协议。
尼赛克团队将会在澳岛格兰披治赛车赛时,组团过来和李舜就合资办厂的事进行洽谈。因为这次李舜邀请他们过来,是可以带家属的。所以这个情报人员,把工作就做的很细。
预计来澳岛的每个人,包括其家属的情况都一一做了调查。可以说调查的很细,不光是到访的工程师的个人信息,甚至他们和他们的配偶的政治倾向,喜好和性格都被详细的记录下来了。
看了这份材料,连李舜都对这位情报人员的工作人员拍案叫绝。果然专业的就是专业的,可以说把自己能想到的一切都给调查清楚了。
这次,一同过来的人员大概有20多人。这些人,李舜不光要提供免费飞机票和食宿等费用。甚至连他们来华期间的零花钱,这位情报人员都列举出来了。
总金额算下来,差不多是30多万美金。其实这个费用并不高。现在瑞典直达澳岛的飞机,还是很少的。他们过来需要转两次机,光来回机票钱,差不多就需要一人4000美金了。
李舜自然不会苛扣这点小钱,大笔一挥表示同意。另外李舜还特意标注了,给该位情报员2万美金的奖励。相信薇拉看到自己的批示,应该会不打折扣的批复。
接下来,是几份全球各个地方的情报。其中一份情报提及了,(pStN),使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可以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
这个技术,从研发初期就充满各种争议。甚至才立项,就被欧美技术人员定义为垃圾。这个也没办法,phS先天的技术缺陷就决定了,它网络覆盖性差的特点。要维持基本的通讯则是要建立海量的基站。
在移动状态下,如车速超过40公里时,phS的通话质量就会时断时续。这也限制了其,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的应用
phS不支持像蜂窝通讯那样的,漫游功能。这使其只能作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在功能上与手机存在明显差距。
虽然岛国在1990年就开始研究phS标准,但那也是在硬着头皮上。所以拖到1993年,才在国内批准phS立项。也开始分配频谱资源,并在北海道开通第一个实验局。
直到1994年,东京开通第一个商用局。今年五月,才开始在岛国北部正式运营。由于资费便宜,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因此phS在岛国迅速普及,用户数呈现爆炸式增长。
虽然phS看上去发展的欣欣向荣,但岛国电报公司清楚,这不过是一项临时凑数的鸡肋技术。而且如果坚持继续搞这个,势必会使自身无法与国际接轨。
于是岛国电报公司也就有了,把这项不太靠谱的技术出售变现的想法。而李舜等的,就是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