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出不去  回不来 > 出不去 回不来(0172)

出不去 回不来(0172)

还有些内涵。

    “贾老板在大学里学的什么啊?”樊韵问。

    “汉语言文学专业,兼修中国史。”贾清礼笑笑。

    “贾老板文化深厚。”樊韵听得,心中佩服。

    “啥文化啊,这年月,就那么回事儿。”贾清礼这就是那么回事儿,说的那么顺溜,到是让人觉得这人心里有种放不下的情结,也有看淡一切的淡然。

    “贾老板一个人到这黄莲镇来做生意,家里人不挂念?”山椿想知道贾老板的家庭情况。

    “哦,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贾老板说得有些落寞。

    “啊,不会吧,这么优秀的人没家?”樊韵有些不理解,四十多岁的人,父母没有,可能过世了,这妻小没有,就不好说了。

    “哦,父母去世了,老婆跑了,光棍一条了。”贾清礼说得有些不好意思。

    “老婆跑了,啥意思?”樊韵睁大眼睛看着贾清礼。

    “唉,当年吧,考上了大学,找了一个城里人,也是我同学,我们一起考起的大学。结果,我们农村人无论怎样,在她一家眼里都是乡下人,农村人。人家从骨子里瞧不起啊,弄得一家人生活矛盾重重。加之自己又喜欢那文学,那历史,挣脱不了钱,人家跟一个大款跑了,就散了。”贾清礼说得平静,但看出了他内心的痛。

    “啊,对不起,不该问你这些的。”樊韵见贾清礼的神色,有些过意不去。

    “没事儿,过了,就过了。再者那年代和我这样情况的人也不少啊。不过,也好,从那以后,我也下海,我也做生意,我也成功了。只是对不起我父母了,本想沾我这大学生儿子的光,进城去过好生活,却怄气伤肝早早的离世了。”贾清礼说着眼里有些湿润了。

    “那为什么又来这黄莲开了这小茶馆呢?”山椿对这样一个八几年大学生,下海又成功的人,来这黄莲乡开个小茶馆,为的是什么,始终想不通。也不相信前次贾清礼说的是那本书把他忽悠来的说词。

    “啊,想找心中回失去的东西吧。”贾清礼自言自语,提着水壶去康三那边掺茶去了。

    “这贾老板来这黄莲的目的有点特别啊。”喻小凡在一旁一直听着,这阵才说了一句话。

    “他失去了什么呢,要来这黄莲乡找回来?”山椿看着樊韵。

    “管他呢,这人看上还有水平,有机会合作一把,人家私人的事儿就不管人家的了。”樊韵这说法很实在。

    “到底怎么办?干不干?”康三几个争论了好久,还没定论。

    “就是这个观光农业升级到底搞不搞得成,心里没底。还是再打听打听再说。”有人还是心不定。

    “打听个屁,再不定,好项目大家都抢完了,到时汤都没得喝了。”康三娃见几个意见统一不起来,就大声地吼了一句。

    “我说,这观光农业升级是一定搞得成的,不仅搞得成,还会搞得比你们听到的更好。”喻小凡一直在注意着那边几个人的争论,这时就开了口。

    “啊,搞得成,你凭什么那么肯定?”康三听了,瞪着一双大眼睛问。

    “我肯定,当然是我了解情况哈。”喻小凡笑笑。

    “你谁呀,你了解情况?”几个人似信非信,朝山椿他们这边走来。

    “我当然了解情况啊,这个产业升级的策划案是我一直在联系的,你说我了不了解情况?”喻小凡喝了口茶站起来看了看几个人。

    “你联系,这策划不是山椿书记搞的吗?你谁啊。”康三看这喻小凡年纪轻轻,那里肯信呢。

    “山椿书记,就是我……”喻小凡说到这里被山椿打断了。

    “呵,我说,几位,你们争论啥呢?”山椿示意小凡坐下。

    “我们听说镇里要升级我们黄莲的观光产业,也想投点资搞点事儿,就怕这升级的事儿搞不成,或者搞不好,怕我们投了钱打了水漂。”有人争着说。

    “哦,你们想投什么?”樊韵问。

    “我们想投观光车。”康三说。

    “哦,你是康三吧。有头脑,这观光车投得。”山椿没想到这康三还有眼光。

    “你认得我?你谁呀。”康三没想到这老板一口说出自己的小名,但性格使然,说话语气很冲。

    “前次你不是在这里和你们村支书岳德木扯皮吗,我当时也在这里哈。所以认得你。”山椿笑着指了指前次康三和岳德木坐的那茶座,又指了指自己现在坐的这张茶座,当时山椿和樊韵也是坐这里。

    “你是谁啊,还认得岳支书?”康三有些疑惑了。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这项目不错,有前途也有钱图。”山椿呵呵地笑着。

    “你说有钱图,就有钱图?不信。”康三摇着头。

    “那就没办法了,说了你又不信。”樊韵说。

    “我刚才说这项目好,你们不信。看,人家老板也说这观光车是个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