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这名字不难取,随玉从王者,多的是。www.fenfu.me”
皇帝喝了口茶,开始赶人。
“好了,朕知道了,随后朕叫人去你家送贺礼,回去吧!”
“是,臣谢皇上赐名。”
贾政跪地谢恩。
“朕什么时候……罢了,你还有什么事?”
这便宜占的,不过皇帝也习惯了。
木朝自认是继承前朝大宋的国体,因此也格外重视文臣。上与士大夫共天下。为上者,多体贴臣民。像这种起名字的小事,无伤大雅,也就认了。
他原本以为贾政没有事了,不想贾政这才说出林如海的儿子生病的事,要请儿科国手医治他。
林如海也是皇帝一直喜欢的臣子,他看看贾政,最终说了一句知道了,才又送贾政离开。
“皇上,可要奴才去查……”
皇帝的贴身太监夏大伴见皇帝在发呆,连忙过来询问。
“他来时跟子腾说了许久的话?”
“是,小太监去时,确实见他跟王大人聊天呢,似乎在请王大人下马喝茶呢。”
夏太监是皇帝的眼睛耳朵,消息自然灵通。什么事皇帝还没问,他就已经门清了。
作为统治者,他最怕的就是下头的人团结,因此不管是皇帝还是太上皇,都对下面的人,防的死死的。
只宁荣两府,就分了太上皇派和皇帝派。
只因这两家在站队时耍了花招,就被上位者给厌弃了。
皇帝宁愿重用王子腾、林如海这些边边角角的人物,也不愿重用贾政这个世家魁首。
不是贾政不如那两人出息,而是皇上要使用哪个“工具”,也是要算计着用的。
但今天这事,贾政无疑是来投诚的,要不没事不会来皇帝面前尬聊,照原主那个自诩清高的人,肯定是做不来的。
他上赶着,便可用了。
皇帝虽然不缺忠心的人才,但也盼着多多益善。
“大伴,找个海舫的船型给贾政送去吧!”
“是!”
出了皇城,贾政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如今的皇帝上位才两年,但疑心病却不小。他眼看兄弟们的下场,对太上皇更为忌惮。
而太上皇比他会玩弄人心,皇帝经历了太多背叛,已经有条件反射了。
贾政如今突然示好,皇帝肯定要思量几分。
贾政能做的,就是给皇帝暗示。暗示他是因受了妹夫和妻弟的感召,才要慢慢偏向皇帝。
好在原主之前是个书呆子,有文人高傲又忠贞的品行。贾政不会因突然示好叫皇帝想左了。
如今皇帝大概也只能猜测他是有所求吧。
贾政不是不能找机会,让他们君臣相处更自然些,但,一来时间来不及,二来贾政从前也不是个会来事的机警之人。
才行不远,王子腾就跟了上来。
“姐夫找陛下什么事?难得你还知道出门。”
王子腾的语气带着抱怨。
从前他刚来京城时,跟贾政是真的要好。两人都是士族子弟出身,还有同样的尴尬处境。
两人都不是家族重点培养的嫡长子,因此也不被家族看好。
但都阴差阳错,接下了家族重担。
但成为大家长后,两人的选择却不同了。
王子腾选择轻装上阵,押宝成功后就一个人拼死猛干。
他视家族为累赘,虽然也多方照顾,但却不会把家族当第一位。
他想过拉拢原主一起,但原主却辜负了他。
原主更在意家族,他是“妈宝男”,觉得贾母养他和哥哥不容易。
哥哥不能上进,自己便多为家族想着些,多多的查缺补漏,叫母亲颐养天年。
这在王子腾看来,就是愚孝。
什么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完全是因为不懂取舍。
趁年轻,就要多做事,多爬到高位。等站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自然能庇护家族了。
原主却是文人做派,父母在,子不远游。哪怕有后面的游必有方的续言,原主也当看不见。
在他想来,他已经没有父亲了,只贾母一位老人。他子女还年小,他不能太激进,叫母亲幼子担心。
但他又不甘心,因此一直别扭着。
“你和你姐不是老叫我上进吗?如今我也上进一回。”
如今没了面圣的压力,贾政也能自在的调侃几句。
他和王子腾除了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更多的是挚友关系。
“哈!不当缩头乌龟了?我原本就说了,你不是正经科考出来的,靠熬根本上不了高位。靠外甥女,更不知道要盼哪辈子,还不如自己出息,拉拔子孙。”
王子腾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