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局势紧张

    这段时间,刘蛮也在找好坟项目,最好是弄个厂啊什么的,还得是工作不那么复杂繁重的才行。

    这样一个厂差不多就能弄出不少的工作岗位。

    可是问了几个长辈和朋友之后,得到的消息却不怎么好。

    现在几国局势都是不乐观。

    米国那边国债负重,随时会爆雷,正到处拱火发动战争,企图让别国分摊他国的债务问题,发国难财。

    咱们华夏又是出口大国,国内各种物资齐全,并且劳动人员多,相对成本就低了起来。

    他们还想让华夏成为他们的供货商,帮助他们分摊压力。

    从而明争暗斗的到处搞事情。

    要不是华夏已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华夏了,早就被他们给得逞了。

    国内什么看起来都是大好一片,但是国外那些实力不强的国家,就甚是过的水深火热。

    现在华夏也不惯着米国那群狗娘养的,直接限制了出口,将大部分物资送到了友国去。

    这一举动直接给米国一个重击,而对我国也是有损伤的。

    这一限制起来,国内物资难免充盈,从而就得降低产能。

    于是很多实体行业只能降产,又因为原本各行产业都很多,一些小厂根本活不下去,东西没法出。

    很多人也是失去工作。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不损国本,只能做出部分取舍,只要这次事件一过,华夏屹立世界之巅,国外那些富豪为了寻求稳定就带搬家来华夏发展。

    到时候经济一带动,华夏直接起飞,国内的民众也会富裕起来。

    也正是这一情况,刘蛮最开始建厂的想法也是破灭。

    毕竟已有的厂都快活不下去了,自己进去又怎么活下去?

    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希望的,就比如现在李泰打通了e国那边的渠道。

    e国那边因为米国的制裁,很多物资都是十分缺乏。

    只要能从那边解决商品销量问题,那么厂房依旧可以建立起来。

    目前来看的话,e国那边啥啥都缺,刘蛮也不指望这个厂可以挣大钱,只是为了安顿福利院出去不好找工作的人。

    所以想来想去,还是食品之类的最划算,工作量可以弄的小一点,也不会太复杂。

    不过e国那边对食品检测要求比较高,所以厂房的设备什么的都需要高标准,并且做出来的产品也得高质量。

    这样一合计,那启动资金就是一笔大数字了。

    反正现在刘蛮还没想好做什么产品更好。

    所以现在刘蛮过的也没那么轻松惬意,只不过别人没发觉而已。

    “诶,听说你跟诺诺收养了个闺女?”

    刚从莫汪海那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彦希是怎么也不相信的。

    毕竟二人这么年轻,自己生都早了,更别说收养一个了。

    就是双方父母都不能答应吧?

    然而莫汪海还说小丫头怪可爱的,一直念叨着他以后也生一个丫头。

    “嗯,叫丫丫,今天闹腾,就没带过来,现在这个点也让我妈领着睡了,明天吧,明天了你就见着了。”

    刘蛮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烦恼暂时抛之脑后。

    烦恼总是有的,办法也总是有的,再不济他开些轻资产的店铺公司之类的,也能提供不少岗位出来不是?

    “你家怎么同意的?你跟诺诺咋想的,你俩又不是不能自己生,偏偏这么早领养一个。”

    李彦希摇着头,按着道理这是刘蛮的家事,他是如何都没有谈论资格的。

    不过刘蛮与他恩重如山,有些不妥当的地方,他还是忍不住想要点明一下。

    省得刘蛮以后家庭不和,数不尽的烦心事。

    要知道越是有钱的人家,越是不会多要孩子,甚至是不去领养孩子。

    因为每多一个孩子,意味着以后分家产的时候越多事。

    哪怕是很多富豪在外面私生子数不胜数,可公开在外的嫡子也只有正妻生的那一个。

    外面的私生子,可以给笔钱让他逍遥一生,但是分家产的时候,绝对是一纸遗产全给自己正统儿子。

    没错还得有遗产协议,不然那些私生子顶着血统证明也是能来闹上一闹的。

    在法律上,丈夫死后,妻子是有优先继承权的,其次才是孩子。

    丈夫的父母跟兄弟都要落后几位。

    所以有钱人家基本上都是老早就会把遗嘱给弄出来,如果孩子多的话,还会遗嘱声明哪些给哪些。

    如果孩子还小,则是把资产换成现金,存成基金,每到孩子多少岁,或者是哪一步了有需要了,再单独给没成年的孩子。

    如果孩子没长大的夭折了,这存的基金则会进入下一步,要不给银行了,要么就是全捐了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