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她就可以自己享受了。
只不过,每人每年15尺布已经够少的了,若是再砍一半,那她跟昊峰嵘岂不是一年才能凑出一套新衣服来?
叶满枝满心忧愁,唉声叹气地去上班了。
她在心里偷偷决定,要督促昊峰嵘好好保持身材,不能胖也不能瘦了。
现有的衣服也要好好打理保存。
若是布料定额真的减半了,就让吴峥嵘穿现有的衣服和军装。然后每年给她做一套新衣服。
嘻嘻。
既然要增加服务站的经营类目,那当然是越多越好的。
叶满枝将这个全新的思路跟张勤简提过以后,得到了对方放手去干的答复。
老张最近忙着邀请市工业局和教育局的领导来大课堂讲课,根本没心思搭理她那个小服务站。于是,叶满枝真的就放手去干了。
她現在是別主任,手下有几个大头兵,再不用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亲力亲为了
所以,她让办公室里的三个年轻男同志,高晓光、刘金宝、赵二贺,分别去保险公司、书店和银行,治谈代理服务业务。
她自己则去电业局和自来水公司,联系军工大院这一带的抄表员。
每家每户的电费和水费是由居民小组长统一收取的,但有的居民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延迟缴费,过了固定的收费时间后,就要自己去市里交钱了。
叶满枝想在服务站搞个代收点,省得大家一趟趟往市里跑。
高晓光的技能似乎都在读书上,去保险公司拉业务的工作,让他有点手足无措。
“叶主任,这个保险公司的业务怎么谈啊?他们要是不同意给咱们抽成呢?”
高晓光听到她对刘金宝的交代了,代销图书要从中抽成。
叶满枝笑道:“不给就不给呗,你让他们每个月派一名业务员来咱们服务站坐班,只要能在咱服务站门口挂一块‘人民保险公司代销点’的牌子就行。”
她主要是想让服务站门口热闹点,卖不卖保险无所谓。
但高晓光却觉得自己这次的保险公司之行,注走无功而返。他接到任务以后,了解了一下保险公司的情况。
人家搞的都是对公业务,目前主要卖三种保险。
一是财产强制保险,以防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国家机关、国营工厂还有比较大的合作社,都要强制买这种保险
二是旅客强制保险,搭乘火车、飞机、轮船的旅客要强制买意外伤害保险,不过这是人家主管机关代为投保的。
三是牲畜险,这是面向广大农民的保险。
这三种保险没有一种是针对城市居民的,人家为哈要在街道设立代销点啊?
他把自己的顾虑跟叶满枝讲了,他觉得实在没必要为了面子好看,拉一个保险公司进来。
叶满枝摇摇头说:“性畜又不是只有农村才有,咱们街上有不少畜力车,这些车应该都没上过保险。而且很多住平房的街坊会在自家院子里养猪,这些家畜肯定也没上过保险。咱光明街的保险市场前途一片光明呢!”
高晓光:“..”
似乎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叶满枝学着穆区长的样子,很有领导风范地鼓励道:“晓光同志,你就放手去干吧,尽量要点抽成,没有也不要紧,咱服务站不指望保险公司那点抽成过日子。”
至于指望什么过日子,那当然是餐饮服务啦!
将男同志们都放出去治谈业务以后,叶满枝开始准备招聘事宜。
她们打算招聘4名日案师傅,2名服务员,1名收银员,1名采购员。其他人都好说,只要能识字会算数,不是文盲就行。
但白案师傅还是要好好挑一挑的。
大院儿妇女们的消息渠道向来很灵通,哪个媳妇做饼好吃,哪个婶子饺子包得漂亮,很多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能被妇女们喊出名字的,那都是有真本事,被大家普遍认可的。
所以,与于紫阳和郎庆红反复商量了几次后,叶满枝决定把这次招聘日案师傅的声势搞大,在全街范围内大张旗鼓地选拔人才。
组织一次白案技能竞赛。
一方面,通过这次活动,能把街道即将开办服务站的消息放出去。
另一方面,也是告诉大家,全街面食竞赛前四名,都是服务站的日案师傅,服务站的面食制作水平,绝对是全街第一的。
算是间接为还没开业的服务站招揽点客源。
叶满枝将招聘信息贴了出去,也清居委会主任和居民小组长帮忙做了宣传动员。第一步是群众推荐
凡是被大家提到名字的妇女同志,都会被记录下来。
按照推荐次数排序,前二十名被街道干部和居委会主任亲自上门邀请参加比赛。
除了已经有了正式工作的九名妇女,其他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