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武侠修真 > 楞严经修学法要 > 第14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14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国王,他要广泛的设斋,请佛陀来应供。他知道之后,他就在佛陀要经过的道路中间,平地待佛,预先平整大地,然后很恭敬的站在道路旁边,等待佛陀的经过。这时候毗舍如来带着清净的比丘僧,威仪具足的走过来,走到持地菩萨的面前…当然佛陀看出这个人善根成熟了,就跟他讲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这句话,对持地菩萨的影响非常的大。他说:你要能够向内去平整你的心地,那外在的大地就平整。你不要老是向外去平整,你的问题不在外面,一切的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你把你的心平了,你看到外面世界都是平的。就这样子引导持地菩萨开始回光返照,向内观照了!这一句话,对他产生很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我即心开——这时,持地菩萨真实的了解到,其实宇宙外在的环境,是你内心的世界变现出来的。

    为什么大地会不平整呢?因为众生的心有差别、有对立,所以外在的世界就构成对立了。

    要消灭对立,不是从外面去消灭,是向内心!

    当他回光返照──观察这些的高高低低,他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开始探本求源,看到自身的四大、微尘四大,自己身体的四大跟外在的四大是等无差别的;开始从有差别当中,回归到无差别,也就是说,他开始在脱离妄想。

    我们都知道——妄想都是有差别、对立的,相是有差别的;佛性是没有差别的。他开始从相的角度,回归到这个佛性的角度。他去观察微尘自性,互相摩触,这个外在四大的体性,也是一念的心性所变现;内在色身的四大体性,也是一念心性所变现,所以一性无二性,一如无二如,两个不互相障碍,乃至于刀兵,也是一念心性,所以刀兵已经不会伤害到他的身体。(我们人,就是因为有对立的心,所以就会产生互相的碰撞。)

    这时候,他从地大当中悟到法性,而成就无生法忍,在迹门当中成就无生的阿罗汉。如今回小向大,入于大乘的菩萨位中,闻到如来宣说妙莲华的法门,(妙莲华我们前面说过,就是不取。你遇到妄想的时候,首先无住,不要住在妄想,跟妄想脱离,把心带回家。)这种佛知见地;佛知见地就是佛的智慧,这样的佛的智慧法门,我现在来作证明。

    什么叫证明呢?就是说明这个方法,是我自己走过的;这个法门的确是一个道,是可以通达涅盘的。这个法门可以走得通,你看:我刚开始一路都是在大地、外面的环境里面活动,但是我回光返照,脱离妄想以后,我果然证得无生法忍,也证得阿罗汉,这是我自己走过的、这一条道路是走得通的!

    佛问圆通──我如实观察内在色身的四大,跟外在世界的四大,两种四大是等无差别──相状不同,但是它的体性唯独是一念心性──本如来藏,只就是虚妄发尘,只不过是我们过去──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随顺业力,所变现的差别现象。我们现在就从差别现象当中,把心带回家,这个相状的差别就慢慢的脱落,平等的心性就慢慢的显现,而成就无上道,这对我来说是斯为第一!

    这地方我们看得出来,持地菩萨整个修学的过程,他从事相上的造作,最后从理观悟入,而成就无上佛道。当然这当中有个条件──他必须跟三宝有缘。有些人起烦恼,他就没办法遇到三宝的救拔;但是你看这个持地菩萨不简单——经无量佛出现于世,他经常跟佛陀在一起,他就有得度的因缘。佛陀就会告诉他: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得到佛陀的教诲。

    庚三、水大圆通

    从一个湿性的相状,我们应该怎么回家呢?

    古佛授观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

    观身中外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剎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初成未亡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徧在室中,了无所见。】

    投物心痛

    【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

    这里,他的理观方式也是一样,从假入空观,从假名、假相的因缘当中,把心带回家。但是他的所观境却是以水大,从水大的湿性当中回家的。那么这个当机众是谁呢?月光童子──这位菩萨内心是特别的柔软清凉,就像月光一样。为什叫童子呢?因为这菩萨常保存一种天真无邪的心,叫童子。

    月光童子他站起来之后,向佛陀顶礼,就白告佛陀说:佛陀啊!我回忆过去在恒河沙劫的时间,我做凡夫的时候,我遇到一尊佛的出世,这尊佛叫做水天佛(这在八十八佛里面有,这个因地当中也是修水观的)。这尊佛,他经常教菩萨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