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东风洗地 > 第169章 "智取文泽".....

第169章 "智取文泽".....

他按照计划行事!若是错过这个时机,即使他的大军赶到,也可能无法立即解救易经城。”



    文泽微微点头,领受了命令。



    公孙瓒又补充道:“如果……万一这封信被袁绍截获,你该如何应对?”



    文泽摇了摇头,表示需要具体的指令。



    “记住!将这块布吞进肚子里,绝不能让袁绍得知信中的内容。”



    “遵命!”文泽坚定地回答,随后转身离去。



    那个夜晚,在易经城的高墙上,数十人沿着绳索悄然滑下,消失在夜色之中。这个小组共有四十人,其中三十九人作为掩护,保护文泽的安全。公孙瓒认为他的计划周密无懈,但未曾意识到,他可能正在这种看似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走向死亡的边缘。



    夜空中繁星闪烁。



    “明天将是晴朗的一天,适合进行围城战!”



    袁绍走出主帐,长舒一口气。春天多雨,对围城战和挖掘地道来说都是不利因素。袁绍的部队因此受挫,进度缓慢。



    田丰、沮授和审配已经前往用餐,但袁绍却因心事重重而食欲不振。在反复的讨论之后,他仍然无法下定决心是继续围城还是暂时撤退。



    当然,他的犹豫并不完全是因为饮食问题。



    袁绍无法进食的原因,部分是因为营地中的食物不合他的口味,他已经处决了三位厨师。此外,他身上穿着的盔甲也越来越重,行动起来极为不便。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尽管在半年内减掉了二十磅体重,袁绍却并未因此撤军。这显示出他坚定的意志,他的亲卫队也因此对他更加敬重,首次见识到他果断的一面,仿佛太阳从西边升起。实际上,袁绍主要是受到了曹操的军事压力。去年年底,曹操攻占了许濮,今年年初,他又占领了半个河内,而袁绍却尚未攻下幽州。如果曹操此时突然进攻他,袁绍不确定自己能否自保。幸运的是,王允在宛阳秘密监视着曹操,这才让曹操暂时按兵不动,否则袁绍现在可能已经陷入了痛苦之中。



    因此,袁绍现在决定对公孙瓒发起攻击是认真的,这一点从他尚未撤军就可以看出。



    惯例上,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役往往选择在春耕之后开始,秋收之前结束,或者在秋收之后开始,到来年春季耕作之前结束,以减少对农业周期的影响。曹操和袁绍都选择在秋收之后发起战役。如今,春耕已经结束,袁绍却固执地坚持了半年的围城战,毫无撤退之意,显示了他捕捉公孙瓒的决心。最初,公孙瓒认为只要能坚持到春耕就足够了,但随着袁绍一个月后依旧没有撤退的迹象,他开始感到焦虑,最终派遣公孙续外出召集援军。



    袁绍回忆起年轻时与曹操一同度过的时光,他们曾一起做过偷偷别人的妻子的荒唐事,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那时的他,英俊潇洒,而如今,那个秃顶的人竟然敢不听从他的命令?



    “早知道……我绝不会带你来!”



    袁绍心中充满了怨恨。



    就在此时,一名亲卫匆匆跑来,低声报告:“报告大将军,根据宁侯的命令,我们在易经城外部署了精英侦察兵,以伏击和突袭重要道路。我们已收到成功的消息。公孙瓒果然在夜色掩护下派遣了四十名信使,其中三十九人不过是诱饵,唯一真正的信使是文泽队长。在我军俘虏文泽之前,他立即吞下了一块写有文字的布片。我相信那上面一定记载着极为重要的机密信息。现在,文泽已被带到此处,请派人审问,以获取其内容!”



    “嗯?”袁绍挑了挑眉毛,问道:“子义(张合)现在何处?”



    “宁侯正在主帐外候命,手中带着俘虏的信使。”



    “速速带来见我。”



    袁绍说完,便转身回到了主帐。



    过了一会儿,张合步入帐内,遵循礼节行了一礼,简洁地汇报说:“主公,公孙瓒趁着夜色派遣了四十名信使,其中三十九人不过是为了混淆视听的诱饵,真正的信使仅有文泽队长一人!在我军俘虏文泽之前,他紧急吞下了一块写有文字的布片。我相信它定然承载着重大的机密信息。现在,文使已经被带到此处,请您指示审问其内容!”



    “好!好!好!”袁绍连声赞叹,兴奋地说:“快快带他进来。”



    于是,在两名亲卫的牵引下,文泽被带入帐篷,跪在了中央。



    “你是何人?公孙瓒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袁绍端坐在宝座之上,严厉地审问道。



    “哼!”



    文泽抬起头,傲慢而冷漠地冷笑,心中暗想,将军虽然智谋过人,但我已按照计划行事,将秘密信件吞入腹中!看你如何处置我!



    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