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竹林共鸣

,请随我来。”



    萧锋的眼中满是赞许与温柔。他意识到,在这短暂的相遇中,对面这个皇妃,从见过几次的陌生人到失忆的陌生人,到现在仿佛距离似乎被悄然拉近。



    两人一同走出房间,阳光洒在他们的肩上,步伐一致间流露出一份自然的和谐。谢斯南在心中暗自感慨,这位王爷不仅外貌与才华双全,更是能在沉闷的环境中带来欢乐。她能感受到,这段相处,哪怕只是短暂的时光,却让她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与愉悦。



    从正厅到灶房的路,是王府内的别样风景,与来时经过的书画长廊不同,这里的一切流露出自然的生机与古朴的韵味,似有一种使人心旷神怡的力量。阳光不小心似的透过云层洒在王府这条通往灶房的石径上,为这段路径铺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萧锋和谢斯南并肩而行,享受着这份季节赐予的宁静与美好。



    曲折的石径两侧,秋意渐浓。花坛中,菊花正值盛开,散发出淡雅的香气,随着秋风轻轻飘荡。偶尔有几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仿佛在为这秋日的画卷增添几分灵动。空气中夹杂着桂花的清香,那香气若有若无,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引诱,让人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心旷神怡。



    沿途的树木已褪去翠绿的外衣,换上了金黄和火红的秋装。树下铺满了落叶,仿佛一张自然的画布,描绘出秋天的绚丽色彩。偶尔有几片叶子在风中轻舞,缓缓飘落,落在两人的肩头,又轻轻滑落至地面。



    当他们经过一片竹林时,清风吹拂,竹影婆娑。尽管已是秋季,竹子依然翠绿,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絮语。谢斯南不禁停下脚步,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萧锋注意到她的神情,轻声解释道:“这片竹林是我母亲当年亲手栽种的,历经风霜,如今依然翠绿。”



    他侧目,看着谢斯南,在这秋日的景致中,她显得格外动人。他的目光不禁在她身上停留,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感。



    相比于自己记忆中的模样,谢王妃成了谢贵妃,她似乎稍显消瘦,眼里似乎藏着事情无法言述,也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变故。但岁月的洗礼却赋予了她一种更加成熟而动人的气质。她的眉宇间多了一分沉稳,她的目光中透出几分坚定,与几年前那份青涩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他年纪比谢斯南小,年轻的他依然能感受到她身上那种独特的魅力和坚韧。几年前的她在游宴上,虽然一直是一位冷美人,但还是带着一点点天真和俏皮,如今,虽然经历了失忆和重重变故,她身上多了一种淡然从容的魅力。萧锋心中感慨万千,岁月无情,却也在无形中塑造出一个更为坚韧的女性。



    微风轻拂,竹叶沙沙作响,仿佛是为两人低声吟唱着岁月的歌谣。萧锋轻声道:“这片竹林,与你很相衬,都是历经风雨,一如既往的坚韧。”



    谢斯南微微点头,她驻足片刻,仿佛从这片竹林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力量。竹林的清凉与静谧让她的思绪得到片刻的安宁,她轻声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谢斯南轻声吟诵出这句诗时,萧锋的眉梢微微一动,他从未听过这句诗,但其中蕴含的意境却让他心中一震。尽管他不了解这句诗的来历,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十四个字,仿佛在刹那间点亮了他的思绪。



    “好!好!好!”他大声说道,言辞已然不足以表述心中澎湃,唯有反复的好字来表达震撼。萧锋不知这诗句源自千年之后,亦不知它并非谢斯南所作,但此刻这一切皆不重要。情在景中,景又激情,他不由得称赞:“谢贵妃之才,直可惊天动地!此诗之力,宛如竹林之魂,借贵妃之声而生动,映出其间不屈之志。”



    他的声音如同风中飘扬的古琴弦音,透着不羁与敬佩,犹如那竹林般直指天际。



    萧锋大声叫好,不仅仅是对诗句本身的赞叹,更是他对自身过往境遇的深刻共鸣。竹影婆娑,微风轻拂。他心中百感交集。谢斯南的诗句在他耳畔萦绕,那份对坚韧精神的赞美,让他不禁拍掌叫好。对萧峰而言,这不仅仅是对诗句的欣赏,更是一种自我认同,一种生命的写照。



    回忆起童年岁月,仿佛命运的丝线早已在悄然织就。父亲齐高帝教授书法,亲手将玉麒麟挂于他的颈上,那不仅是父爱的寄托,更是一种期望。尽管被封为江夏王,萧峰始终明白,作为庶子,他的身后是无尽的阴影与桎梏。身份让他感受到家族荣耀背后如影随形的孤独。



    八岁那年,父皇离世,异母兄齐武帝登基。那时,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束缚,仿佛原本就狭窄的世界更加封闭。学习被限制于《五经》《孝子图》,这些经典固然重要,但却如同一道无形的墙,将他与更广阔的天地隔绝开来。然而,萧峰不甘心被束缚,内心对自由与知识的渴望如烈火般炽热。他开始秘密购书,沉浸在